书画家刘德河热心公益界首献爱心
发布日期:2016-03-02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577次
“我一定会记住刘爷爷的话,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近日,虽然春寒料峭,但在界首市砖集镇留守儿童李凝希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因为她和本村4名小朋友有幸得到了著名书画家刘德河的励志书画。
今年53岁的刘德河,笔名刘沙河,现任中国艺术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他自幼喜欢绘画,并热心公益事业,多年如一日地将爱心献给留守儿童,是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的慈善爱心大使。
不久前,在一场公益演唱会上,刘德河应活动组委会邀请创作了六尺国画《富贵花开满园春》,在现场义卖5600元,他将义卖所得全额捐赠给组委会,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资金。
义卖捐献书画,只是刘德河热心公益的一个缩影。身为界首市国税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全国著名的书画家,他经常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帮扶农村困难家庭等公益活动,并尽自己微薄力量去关爱帮助别人。
在砖集镇刘庄村留守儿童刘然的家里,至今挂着一幅竹子画,竹子旁边写着“以竹为样,折而不弯;化竹为己,耐清苦,学所成。”这幅画也是刘然家里唯一一幅装在镜框里的画,画的旁边贴着六张“三好学生”奖状。讲起这幅画的来历,刘然禁不住有些激动,原来,这幅画是刘德河特意为他画的一幅励志画。
如刘然一样,在界首市,有近百名留守儿童的家里珍藏着刘德河绘制的励志画。为了绘制这些作品,他不辞辛苦,走访了近百名留守儿童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向学校、老师询问了他们的在校表现、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绘制每一幅励志画,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励志画也成为留守儿童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2008年8月,刘德河积极奔走、参与组建了界首市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并组织团队经常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走基层、进农村,到社区、福利院、敬老院,帮扶农村困难家庭。2008年以来,刘德河已经参加了近500次志愿服务活动,如“百万册图书捐助乡村学童”、云南彝良县抗震救灾捐助、文明交通劝导、守望邻里关爱他人、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作为一名绘画爱好者,刘德河在写生或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时,经常不辞辛苦,走访民生,体验生活,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借助手中的画笔,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变化。
刘德河介绍,2004年,他的《淮水老汉》书画获得安徽省书画大赛大奖,画面中一位老渔人乐呵呵地面对鱼网里捕获的大鱼,悠闲地抽着烟,无不透露出老人生活的幸福和满足。
刘德河的同事郭玉雷介绍,刘德河比较热心,他经常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通过捐画赠画、义卖等获得善款,去关心照顾他们,同事们都很佩服他。
刘德河却谦虚地说:“我只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尽一些社会义务,让他们过得幸福快乐些,能转变一下他们对人生的一些看法和感悟。”刘德河表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很幸福。
界首市小红帽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张云强介绍,刘德河多年热心公益,已经相继将自己获奖的六十多件、价值百万元作品,无偿地捐献给慈善机构,帮助了无数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通讯员 陈振强 代艳中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