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农村广场舞 带给农民新生活

发布日期:2015-12-21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609次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在一曲欢快的《最炫民族风》广场舞曲伴奏下,界首市陶庙镇陈平营村的众多姐妹翩翩起舞,引来不少村民围观喝彩。近日,笔者来到陈平营村的文化广场时,天将擦黑,广场上已聚集了近百位妇女、老人和儿童。
   村党总支书记陈玉彩介绍说,每天晚上,这里都像城里一样聚集着很多人,其中,几十位妇女经常在这里跳广场舞,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沉寂的乡村带来生机。
   笔者注意到,这支广场舞的领队吕翠云十分活泼。每当一曲舞停下来,她就穿梭于队伍中,为动作不规范的姐妹做现场示范指导。
   今年44岁的吕翠云家住陈平营村,与家人一起从事门窗安装生意。5年前,她在城里看到市民跳广场舞,优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她。当时,村里有很多像她一样的留守妇女,除农忙季节外,其他时间无事可做,精神空虚。“要是能带领村里姐妹像城里妇女一样跳跳舞,那就好了。”可是,自己一来未接触过广场舞,二来没有老师,在偏僻的农村能行吗?这个想法一度困扰着吕翠云。
   当她把想法告知丈夫荣俊龙后,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你去跳舞吧,家里的事有我呢!”从此以后,吕翠云克服困难,没有老师,就从电脑视频中学习;没有器材,她花了3000多元购买了音响、投影机、服装等用品。之后,在几个姐妹的响应下,成立了“妇女之家”广场舞队。
   “吕翠云学习广场舞简直有些着迷,每天早晚,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跟随视频学习。” 荣俊龙介绍说,哪怕在等待饭熟的短暂时间里,她也会在厨房里练起舞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吕翠云的舞步从生疏笨拙到轻盈灵活,肢体动作由生硬到娴熟。而且,她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忙碌起来。她一边继续学习,一边把学会的舞蹈动作教给姐妹们。经过几年实践,乡村舞蹈队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现在70人。而且,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吕翠云的舞蹈队吸引了周围荣庄、前李等三四个村庄的农村妇女前来参加。
   广场舞为农村生活带来了快乐,舞蹈队员们也从中受益。今年67岁的杨凤兰告诉笔者,“以前,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腿痛,走路困难,加上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毛病,浑身都不舒服。自从跟吕翠云跳广场舞以来,精神也好了,腿也不疼了,饭也能吃了,每天跳跳广场舞,真的很舒服。”
   跳舞的人群中,50多岁的妇女梁美芝看起来精神饱满。但是,了解内情的人知道,她曾因患病手术心情郁闷,整天呆在家里不愿出来。吕翠云得知情况后,鼓励她跳广场舞,并手把手教她。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梁美芝不仅融入了舞蹈队,忘记了身体病痛,而且在跳舞中找到了自信,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广场舞的兴起,悄然改变着陈平营村农民的日常生活。每天夜幕降临,就会听到村里的妇女相互招呼:“走呀,到广场去看跳舞去。”广场上,老人聊天、孩子玩耍、妇女跳舞,构成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和谐画面。(陈振强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