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村官办个秸秆加工厂

发布日期:2015-10-12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683次  

本报通讯员 王瑞 连日来,界首市万益能源有限公司门前好不热闹,当地农民不断运来一车车玉米秸秆。在一块刚收割完的玉米地搭建的厂棚下,村民围着一台大型饲料生产加工机械慨叹道,“有了它,我们的玉米秸秆就不愁没地方堆放了。”
    这家玉米秸秆加工企业位于界首市泉阳镇王烈桥村,由界首市第四批大学生村官范吉鹏创办。2011年,范吉鹏来到王烈桥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干就是三年。每到午收、秋收季节,他都坚守在秸秆禁烧第一线。每当看到年迈的老人拉着板车往村里装运秸秆,心里都不是滋味,认为应该从源头上帮助群众解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难题。再者,当地畜牧养殖大户较少,要把大面积的农作物秸秆处理掉,必须在秸秆深加工上做文章。通过多方考察,范吉鹏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筹集20多万元,在王烈桥村租赁20亩地和一所弃之不用的小学,作为创业生产基地,引进一套集秸秆粉碎、加工、发酵为一体的饲料加工生产设备。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把农作物秸秆纤维发酵、分解,再配上小麦麸皮、鱼粉、骨粉、饲料添加剂等配方,加工生产成无公害的粗蛋白饲料,一来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处理难题,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二来将这些饲料喂养家畜家禽,既能促使生长快,又能防疫抗病。
    范吉鹏告诉笔者,近期,他再增添2套加工饲料设备,常年生产,每天加工饲料70吨,年产2万吨左右,每年可解决8000亩地的农作物秸秆利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