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种粮大户齐岗说丰收经验
发布日期:2015-06-13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801次
亩均增收100公斤左右,部分田块亩产高达710多公斤
—种粮大户齐岗说丰收经验
本报记者 张凯培通讯员 陈振强 闫伟
近日,在界首市光武镇种粮大户齐岗的麦地里,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不远处,一个大型输送机将地上一堆堆金黄的麦粒往货车中输送。站在机器旁的齐岗不时挥舞手臂指挥,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
“比去年收的多,平均亩产普遍增加100公斤左右。”尽管为抢收忙碌了多日,但说起今年的收成,齐岗依然掩不住兴奋——经过农技推广人员测算,今年,他种植的1500多亩小麦收成普遍高于去年,总产有望提高15万公斤,其中部分田块亩产更是达到了710多公斤。
“要说有啥秘诀,那就是种田得讲科学。”小麦普遍丰收,自然有不少人前来询问高产秘诀,得到的回答总是显得有些简单:“种好小麦,品种选择很重要,农业部门推广的优良品种是高产的首要保证;其次,田间管理要跟上,春季及时浇水和追施拔节肥,后期注重‘一喷三防’和纹枯病防治。当然了,想增加小麦的产量,还要注重技术落实,比如注重平衡施肥、落实好深耕深松技术等,这些都非常关键……”
道理讲起来简单,但在科学种田的具体实践中,齐岗花费的功夫却超乎想像。
“种庄稼得用心,一点也马虎不得,就像现在大家搞秸秆粉碎还田,以前我也担心效果不好,但你瞧我现在这个土,是不是比人家的看起来颜色深一些、感觉肥沃一些?”捧起一把松软的田土,齐岗告诉记者,2012年午季,他第一次将秸秆粉碎还田。那时候技术不完善,实现粉碎秸秆,首先要把秸秆从田间收集到地头,集中粉碎后再均匀撒回地里。
“有些人嫌麻烦,就不这么做了,我一开始也觉得麻烦,可这么多秸秆咋办呢?”齐岗回忆说,考虑到秸秆还田能够增肥、减少人工肥料的使用量,他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现在,秸秆还田的好处已经开始显现:肥料等农资成本降了,地里的有机质含量高了,庄稼的长势和收获也比一般地块好。
当然,现在的“老把式”也走过不少弯路。齐岗告诉记者,有一年他种的200余亩小麦出现了不生长现象,“同样的种子和化肥,到底咋回事呢。”为了找出解决办法,齐岗不得不找专家帮忙。最后他才得知,因为前一季玉米除草剂打晚了,药性没有完全降解,直接影响了接茬小麦的生长。此后,齐岗总会时不时地跟相关技术专家沟通、学习,以致现在他也成了种庄稼的“土专家”。眼下,他还考虑着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继续依靠科技种田,实现丰收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