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三三三”模式: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盾牌

发布日期:2015-06-1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467次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以健全三级组织网络、三级监督网络和三级教育网络为抓手,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进校园、监督力量跟进保护、宣传教育渗进学生,在全市上下打造有效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盾牌。近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了界首市的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了这“三三三”工作模式是怎样形成并如何运作的。


  三级组织网络:市、乡、校

  近年来,界首市坚持眼睛向学生、重心向校园,不断探索完善“扫黄打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起一个群防群治的“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格局。

  据界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临介绍,这个三级组织网络的第一级是界首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系统“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法宣、监察、基教等股室和11个市直学校、22个中心校为成员单位。第二级是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任辖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工)委宣传委员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辖区内公安、市场监督、安监等部门和中小学校为成员单位。第三级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协调团(队)、政教、工会等部门做好本校“扫黄打非”教育宣传工作。

  “在三级组织网络建设中,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既是学校内"扫黄打非"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又是负责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监督的直接责任人,对那些因工作不力、造成影响的学校和校长,我们将严格追究责任。”张临进一步解释说。近年来,界首市先后有3名中心学校校长因为落实教育管理责任不到位,发生学生进入网吧上网而受到党纪处分;有1名市直校长因监督管理责任不到位,发生未经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的教辅用书进入学生书包而受到党纪处分。

  三级监督网络:执法、监督、管理

  多措并举,发动全社会共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界首市深化“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之一,他们通过健全执法、监督、管理三级监督网络,合理地运用了“扫黄打非”监督力量。

  界首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副主任张大鹏,常年工作在“扫黄打非”一线,对此非常了解。他向记者介绍,在执法方面,首先,他们规定严禁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设置网吧、娱乐场所,并定期清查文化经营场所,确保界首市校园周边没有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及经营性娱乐场所。其次,他们将全市文化市场划分成4个责任辖区,划片包干到人,会根据日常巡查情况将网吧及经营性娱乐场所分成好、中、差三类,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同时对那些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还会随时派人进行督查。最后,对网吧及经营性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等违规经营行为,一律从严从重查处。对于少儿非法出版物,则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随机查和定期查相交替等方式,来加大清查力度。同时还重点检查出版物委印手续和样本留存情况,对违规承印和非法印制教材教辅的行为采取从严惩处,并严管校园周边复印打字社,坚决查处各类非法印制的出版物及宣传品。

  “在文化市场监督方面,我们主要是充分发挥"五老"的力量。市关工委、文广新局在全市范围内聘请了"五老"义务监督员300名,并统一制作监督吊牌,明确身份,并向网吧及经营性娱乐场所业主通报。我们"扫黄打非"办公室、文化执法单位还会定期与他们召开信息交流会,听取意见。”张大鹏介绍说。

  对于管理工作,张大鹏说,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来引导网吧等行业协会完善、修改协会章程,出台行业自律公约等,来促进业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意识。同时,还对网吧采取远程实时监控,通过“净网先锋”屏蔽软件,有效控制了有害低俗信息的传播。据了解,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收缴非法图书2438本、《少年智力开发报》近10万张、非法音像制品3293张、赌博机456台,对45家次违规网吧立案处理,取缔KTV两家、“小片网”一处,打掉3处尚未建成的非法电视发射点,形成了严管高压态势。

  三级教育网络: 部门、学校、班级

  谈到三级教育网络,张临告诉记者,一定要先说说他们策划的“五个一”活动:一是,推荐阅读一本好书。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新华书店、教育局,每学期开学时分别向中小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于“六一”、元旦前后围绕所推荐图书举办知识竞赛,对优胜学生给予表彰奖励。二是举办一场专题教育讲座。每年的“4·26”前后,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会联合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到中小学校做一场以“抵制盗版、远离文化垃圾”为主题的讲座,向中小学生普及非法出版物的危害及辨别盗版劣质图书的常识。三是制作一套“扫黄打非”宣传品。其中有宣传“扫黄打非”的学生课程表、宣传画等,会张贴或发放到村(社区)、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和班级里。四是举办一次“微演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发动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讲好校园故事”比赛,组织各学校优胜学生在市政府广场上举办“微演讲”比赛,并给予奖励。五是设计一个小游戏。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设计了一个“扫黄打非”飞行棋游戏,将“扫黄打非”倡导和禁止的内容印在棋盘上,让青少年学生在游戏中受到教育。

  作为学校,要想推进“扫黄打非”就要找到抓手,张临说,现在界首市的学校是以“三个结合”为抓手的,即将“扫黄打非”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同时,还以“三项活动”为抓手,通过师生互动推进“扫黄打非”进校园。他们先后开展了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我们界首市通过健全这"三个网络",形成了部门履职尽责,社会关心呵护,学校发力发声,师生互促互进的局面,真正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铸造了一个坚实的盾牌。”张临深有感触地表示。

  作者:邹韧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