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界首:探索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发布日期:2015-03-20   来源:颍州晚报  阅读:604次  

  农村环境卫生谁来打扫、生活垃圾怎么处理,一直是困扰乡镇的难题。在当前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界首市顾集镇着眼建设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服务外包的模式,为农村环境治理长效化探索新路。
  
  近日,笔者在顾集镇“界首市绿之缘保洁有限公司”院内看到,载满垃圾的车辆进进出出,煞是繁忙。垃圾被拉到院里后,工人们马上进行分类,砖头、瓦块等被分拣,剩下的生活垃圾和杂物则被送进焚烧炉焚烧。
  
  据了解,在此焚烧的垃圾,都是从顾集镇几个行政村各收集点清运过来的。自2013年6月份开始,为解决全镇卫生保洁和垃圾处理难题,顾集镇通过政府引导、个人自愿的方式,鼓励社会人士成立垃圾治理公司,让农村垃圾处理走市场化运作之路。
  
  这家保洁公司的负责人杨磊说,公司目前正式员工16人,分为保洁人员、清运人员和分拣焚烧人员。工资根据相应的工作量分为800元至2000元不等,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把各村定点投放的垃圾转运到垃圾焚烧站进行焚烧,在每个环节都定人定岗。在日常管理方面,公司加强绩效考核,当地政府部门派出人员督查,督查结果直接与保洁人员、清运人员的工资挂钩。
  
  “以前村里集体搞卫生清洁活动,虽能一时解决脏乱差问题,但不能长期保持。”顾集镇刘湖村负责人告诉笔者,现在交给社会承办后,村里环境卫生有了非常好的变化。顾集镇大程村村民孙玉杰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干净多了,出行也方便了,看着心里就得劲。”
  
  顾集镇党委副书记张剑男说:“通过这一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垃圾的收集、清理、清运三大难题。”据他介绍,目前,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是上级政府提供的治理经费。同时,当地政府也按村规民约向群众收取少量的卫生费,以此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据界首市文明办负责同志介绍,顾集镇通过政府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既解放了镇村干部的手脚,又增强了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他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为保障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化,界首市相继出台《界首市“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各乡镇建立了环境保洁队伍,配备了垃圾转运车、垃圾收集车,建立了垃圾中转站、焚烧站,实现了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为农村环境整治长效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颍州晚报通讯员 陈振强 肖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