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晚报记者昨日从界首市获悉,目前,这个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阜阳第一、全省第五。
界首市的专利发明、保护和转化,让知识产权成为“真金白银”,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获得国际授权专利
在大型粮库中,翻仓仅靠人力是很困难的。界首市云龙粮机配套工程有限公司集中科技力量自主开发研制了智能翻仓机,去年12月份,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立于2005年的界首市云龙粮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粮食仓储机械于一体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该公司生产的产品,销往日本、俄罗斯、中东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地维护权益,公司开始在国外申请专利保护,目前,已获得一项日本授权专利。
目前,云龙粮机有十大系列60多种产品,其中,国家专利产品140多项。公司年生产各类粮机产品上万台(套),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不断研发的专利激活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云龙粮机效益连年提升。
专利授权量居全省第五
云龙粮机在发明专利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只是界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市以提高专利创造、管理、保护、转化能力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在皖北地区首个获评安徽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2013年,界首市出台了《界首市科技创新资助奖励办法》,对利用科技成果实施规模产业化和申报专利的企业实施奖励和资助。当年,界首市共申报各类专利929件,其中发明专利615件,位列全省第六。界首市政府2013年全年兑现的专利资助奖励资金达269.85万元,今年上半年又已经兑现专利资助奖励款27.4万元。
今年以来,界首市申报发明专利的氛围更加浓厚,截至10月底,已经授权各类专利18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3件。纵向比较,该市今年的发明授权量已经超过历年有效发明专利的总和;横向来看,授权数量位居阜阳首位、全省第五。
界首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预计到年底,有望突破80件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专利十强县(市)之列。
让专利变成“真金白银”
不断增加的发明专利,激活了创新的活力。
目前,界首市75%的专利实现产业化,推动了企业传统产品优化升级,创立了知识产权品牌,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市已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知识产权工作,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局面,实现了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界首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继续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激发活力,以创新专利成果的运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颍州晚报记者徐风光 通讯员曹伟 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