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11-18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038次
初冬时节正是山药收获的关键时期,在界首市邴集乡北部的界首林场,齐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正忙着采挖已经成熟的山药。合作社负责人齐岗告诉记者,这里曾是黄河泛滥的淤土,非常适合山药生长,一亩地普通山药保守估计能收一万六千斤,铁棍山药也能收三四千斤,收入相当不错。
诚实守信种植户
在界首,只要提到“齐岗”的名字,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35岁的农家汉子不仅因为代替祖父偿还十多万元的欠款入选2013年“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还靠十多年的辛勤努力,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十多年前,齐岗的爷爷因生意亏损,欠下十多万元外债,病逝前也没能还清这笔欠款。当时,齐岗还是阜阳农校农学专业的一名中专生,在核算清爷爷的欠款后,他承诺替爷爷偿还这笔债务。“在农校上学时,我就试种过几年蘑菇,还了一部分钱。”齐岗告诉记者,2005年,他试验性种了50亩山药,效益不错。第二年,他来到河南焦作的黄河滩,租赁土地种山药。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并没有掌握好市场行情,亏了不少钱。当然,在黄河滩种山药的两年时间,齐岗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2007年,齐岗开始在老家光武镇流转土地种粮食,很快发展到现在的2000亩左右。同时,他还承担着界首市农委小麦高产攻关项目。“种粮食只要产量能提高,就能挣到钱。不过,单种粮食还不行,只有种一些经济作物才能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益。”齐岗告诉记者,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他试种了山药、苗木和中药材;其中,山药一项就让他赚了不少钱。
黄泛淤土种山药
从2006年开始,齐岗就在界首林场这片远离工业企业的葡萄园里流转了200多亩地种植山药,由于这里的土壤成分与淮山药核心产区的土壤成分相差不多,种出来的山药不仅产量高,品质也非常好,每年冬季都有不少山东客商前来订货。
“山药跟红芋一样,春天种,秋天收,一年一季,不能重茬。”齐岗介绍说,由于种山药的成本比较高,技术要求也高,近十年来,尝试种植山药的周边村民并不多。据了解,种一亩普通山药,土地流转、种苗、人工方面的投入要六七千元,按最低价1块钱一斤对外批发,亩均纯收入能达到1万元左右。由于近年来山药已成为批发市场上的一种大宗蔬菜,适合生长的地域又相对较小,所以,市场需求一直比较稳定。齐岗的合作社种植规模只有200亩左右,批发价格往往受到河南、山东等山药主产区的影响。不过,这种作物市场行情变化的周期比较长,平均五六年才会有一次价格波动,影响不是太大。
据了解,铁棍山药的亩产量虽然不能跟普通山药相提并论,但二者的经济效益却不相上下。以批发价为例,普通山药最高能卖到两块钱一斤,铁棍山药最高能卖到六块钱一斤,而且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山药地里谋发展
在齐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葡萄园深处的一块山药种植基地,这里远离集镇和工业污染,是发展山药种植的一块宝地。霜降以后,山药藤蔓开始枯萎,根系已经成熟。
工人先是扯开地面棚架上的藤蔓,再用一把口径较窄的铁锨在靠近根系的垄沟一侧开出一条半尺多宽的深沟。如果是普通山药,就要挖
“最近几年,附近的农户也开始试种山药,面积不大,由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对外销售,效益不错。”齐岗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打算争取更多的资金,不断扩大山药这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共同增收致富。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王雨 陈振强/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