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开网店农民乐淘宝
发布日期:2014-11-04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177次
10月31日一大早,界首市颍南街道富通社区的张莉便坐到了家里的电脑前。如果不是听到一声声从“淘宝”软件传出来的提示音,很难想到她正坐在这处不起眼的农村居室里,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
“在农村开网店、赚钱,以前可能连想都想不到。”张莉喜悦地告诉记者,而现在,她不仅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农民电商”,更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赚得盆盈钵满——目前,她经营的色拉油桶网店,每月可实现销售额20多万元,利润近2万元。
张莉介绍,早几年,她一直在外地一家商贸公司做仓储管理员。爱人看到她工作清闲、平时又爱网上购物,就劝她自己开网店,既充实生活又能照顾家庭。
今年初,朋友介绍:小磨色拉油因为原料是非转基因的农家大豆等,在网上很受青睐,盛装该类油的塑料桶更是十分走俏。听到这一消息后,张莉顿时产生了开设色拉油桶网店的想法。经过多次考察,张莉选中了河南省一家专门向“福临门”销售油桶的厂商,通过批发其产品正式开起了自己的网店。
“刚开始销量并不太好,只有依靠服务和淘宝上的网上直通车活动等来吸引客户。”张莉介绍,大约两个月之后,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发红火,现在她的网店已经成了“淘宝”上第三家销售该类型产品的店铺。
“今年5月份,我在网上申请了自己的品牌——‘桶老大’,相信以后会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前来光顾。”张莉告诉记者,现在网店已经有了相当稳定的客源,她准备利用这一优势,将界首当地的米花糖等特色农产品也“搬”到网上去卖,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和效益。
在界首,通过在农村开设网店、发展电子商务而尝到甜头的,远非张莉一个。
界首市商务局副局长杨建坤分析说,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尤其是农村交通、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农民经营意识的日趋增强等,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开网店、变网商”这一新现象的产生和增多。目前,在整个界首市,由农民或者在农村开设的网店已经有60家左右,不仅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和流通,更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计划到2015年底实现电子商务在行政村的全覆盖。”杨建坤介绍,前不久,界首市设立了1000万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金,今后,凡在村设立的网店,经验收合格该市将给予5000元奖励;评为示范村的,每村奖1万元,以此进一步支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而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记者 杨燕 通讯员 陈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