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晚报通讯员 陈振强 尹敏捷 文/摄
为了给养母治病,他不惜花光家中积蓄,并向亲朋借钱,甚至卖了城里唯一的房子。
为不让瘫痪的养母受委屈,他把11岁的儿子送到亲戚家上学,让妻子外出打工挣钱,他一个人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养母……
父母疼爱让他从不相信自己是“捡”的
界首市泉阳镇的郭晓光,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养母。“是养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养大,我的一切都是养父母给的。母亲病了,我不能让她再受任何委屈。”看着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得瘦弱无力的母亲,这个33岁的坚强小伙哽咽了。
据二叔郭志强回忆,郭晓光的养父母不能生育,1981年,养父郭志刚听说有丢小孩子的事,仅出生十天的郭晓光被“捡”了回来。夫妻俩把郭晓光当作亲生宝贝一样对待,“捧在手里怕冻着,含在嘴时怕化了”,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全部给他。
郭志强说起这样一件事:在“攀”(郭晓光乳名)三岁时发生一次车祸,听说“攀”被车撞了正在医院抢救的消息后,夫妻俩站都站不住。60多岁的村民郭清国回忆说,小时候的“攀”身体很弱,一哭就易昏过去,郭志刚两口子可没少为此担惊受怕,经常抱他找医生看病。
父母的疼爱,让郭晓光从不相信自己是“捡”来的。小时候和小伙伴闹别扭,小伙伴多次嘲笑他是“捡”来的孩子,他也从没有相信过。
为了感恩借钱、卖房也要给母亲治病
在父母的呵护下,郭晓光读完了小学、初中,之后和同村年轻人一起外出打工。他在广东打工时,收获了爱情。2003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操劳过度关节疼痛,四肢僵硬,行动不便。自此,郭晓光经常带着母亲四处求医,但总是效果不佳。2008年,母亲因关节疼痛走路不稳,一不小心跌倒,左腿骨折。尽管连续做了两次大手术,但母亲再也没能站起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为给母亲治病,郭晓光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之后又四处借钱,甚至不惜卖掉和养父辛苦挣钱在县城购置的房子。为了瘫痪的母亲不受委屈,他把11岁的儿子送到叔叔家上学,让妻子外出打工挣钱……
为母亲所做的这一切,郭晓光从没有过丝毫犹豫,即使是后来他知道自己是领养的孩子。郭晓光说:“我欠养父母的太多,就是亲生父母又能待我怎样?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要治好母亲的病。”
照顾母亲孝心感动亲邻伸援手
在郭晓光家的院子里,晾晒着刚为母亲洗的衣服,屋内收拾得很干净。郭晓光说,母亲今年才63岁,体重只有四、五十斤,由于多年吃药造成耳聋失明,清醒时,她总说“攀呀,我真是拖累你了,别给妈再治了”,糊涂时会无端地发脾气。
郭晓光每隔两个小时要给母亲翻身、拿东西吃,还常骑着三轮车带母亲去外面转悠。邻居禇秀荣大娘说:“攀真是天下难找的好儿子。”只要郭晓光有事外出,她总是主动帮他照顾他的养母。
为解决郭晓光的经济困难,郭晓光的爷爷每月定期给他1000元。为了不让郭晓光和母亲住在危房里,在县城做生意的二叔郭志强拿出十余万元给他们盖了二层小楼房……
面对当前的困境和外债,郭晓光没有灰心丧气,他对妻子和儿子说:“困难是一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养父母把我养大很不容易,我要尽己之力照顾母亲。”采访手记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郭晓光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养母,用真情写下了人间大爱,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据了解,不仅郭晓光是抱养的,郭晓光的养父郭志刚也是抱养的,但郭家这一家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互亲互敬,什么是孝老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