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界首民生专版

发布日期:2014-07-18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396次  

界首市积极推广应用 “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

    为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监督民生工程建设管理,界首市民生办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应用“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
   一是大力宣传“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下发了《关于转发〈安徽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全省推广应用民生工程形象标识的通知〉》,详细解释民生工程标识图案及释意等内容,让广大城乡居民全面了解民生工程标识的深刻含义。
   二是市民生办将今年的标识标牌制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经政府采购,统一制作发放到主管部门。
   三是召开民生工程联络员会议,提出推广应用要求。今年新建成的工程类项目,必须按照统一样式,规范使用“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对以前年度已建成未使用民生工程形象标识的,逐步推广更换,以提升民生工程的知晓率。


界首市民政局践行群众路线 打造“阳光低保”

    为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程序和审批环境,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界首市民政局采取措施打造“阳光低保”。
   今年以来,界首市民政局从改善低保申请程序和审批环境着手,把城乡低保与弘扬养老传统、促进就业相结合,实现市、乡、村三级联审、集体审批制度,有效解决了低保审批裁量压力大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城乡低保工作,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真正形成了进出有序、管理规范的运行机制,为低保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界首市认真开展贫困残疾人 生活特别救助年审工作

    按照省、阜阳市残联部署和要求,界首市残联认真组织开展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年审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运行,确保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应助尽助,一个不漏,圆满完成省下达我市的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目标任务,界首市残联着重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界首市残联与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2014年界首市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实施办法》,并抽派人员组成三个工作组,投入到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年审工作中去,实行责任到人、任务到人。
   二、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市残联与各乡、镇、街道残联签订了界首市惠残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严明了管理监督办法,建立了个人申请、村(社区)初审、乡镇、街道残联审核、市残联审批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标语、橱窗、简报、报纸、电视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还制作了惠残民生工程宣传图板,利用“助残日”、“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日”等节假日在政府广场和街头设置宣传台,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并现场接受群众咨询,解答惠残民生工程政策。
   四、坚持属地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各乡、镇、街道残联负责对本辖区的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对象进行年审,救助对象要随着低保对象的调整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增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办理申请、审核、审批手续。
   五、建立救助档案和基础信息数据库。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对象实行市、乡二级档案管理,实行一户一档制;乡、镇、街道残联还要负责本辖区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并按规定将有关信息上报市残联。市残联将乡镇的基础信息数据汇总后统一报阜阳市残联。
   六、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为确保整个工作运行的公正性,界首市残联要求各乡、镇、街道残联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对申请人的条件认真审查、审核,并建立“三级审批,三榜公示”制度。市残联还在门户网站设立了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界首多举措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界首市为使“美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建设内容、实施步骤,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美好乡村”建设。
   一是抓建设规划。全面完成2014年重点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按照“村庄人口一定要上规模、一定要建设成永久居民点”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全市村庄布点规划,选择条件较好的8-10个中心村,先期做好村庄建设规划。
   二是抓资金投入。根据2014年重点示范村建设需要,加大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积极按照省财政厅《整合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指导目录》,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挖掘各部门潜力。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和群众自筹资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
   三是抓项目建设。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和省考核验收办法,根据各村实际,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抓好2014年重点示范村项目建设。
   四是抓环境整治。把各示范村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村美、路通、塘清、户净”的标准认真整治,建立完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示范村带动引领作用。
   五是抓长效机制。结合各村实际,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或村民自治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负责村庄环境保持、设施管护、治安巡逻等工作。
   六是抓舆论宣传。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界首市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推广涌现的好典型、好做法和好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
界首多措并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为推动界首市2014年就业促进工程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就业促进工程实施办法要求,界首市人社局本着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培训机制,通过多项措施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
   一是注重宣传、营造气氛。利用宣传栏、报刊、电视、互联网及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宣传就业技能培训的政策、公布培训专业工种。组织相关人员到界首市工业园区和企业宣传就业技能培训政策,了解企业对就业技能培训各方面的需求。
   二是重点开展企业新录用员工培训。根据对企业的调研,掌握培训要求,合理调整培训计划。目前已有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1700余人完成了企业新录用员工培训。
   三是公共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界首市已有850余人接受了计算机维修、育婴员、厨师等多个专业的免费就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