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振平故事:不能让群众住危房
发布日期:2014-05-20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875次
今年72岁的朱庄村鲍庄自然村村民彭秀云,一提起鲍振平,便眼含热泪,充满感激。说起事情的原委,得要从2011年说起。
这年5月,彭秀云的老伴鲍振贺查出糖尿病及并发症,子女们凑钱为父亲看病,花了10多万元也未能治好。2012年4月,鲍振贺去世。为给老伴治病,彭秀云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亲友两万多元。家中居住的两间瓦房,年久失修,房屋主体严重开裂,已不能保证安全居住。
2013年3月,鲍振平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来到彭秀云家中嘘寒问暖,说道:“老嫂子,这房子可不能住人了,否则会出事的。”“子女负担重,我一个孤老婆子哪有钱盖房子。”彭秀云道出了实际困难。
鲍振平遂向老人宣传了危房改造民生工程政策,提出为她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并向她要了户口本等资料,帮着整理上报相关手续。危改资金争取有个过程,为让老人早日住上新房,鲍振平一手操办,帮忙联系了施工队并作出担保,让包工头先建房,待危改资金到位,立即付清工钱。包工头打消了思想顾虑,很快给老人盖好了两间砖瓦房。
事后,为感谢鲍振平,彭秀云花100块钱买了条烟送去,鲍振平坚决不收,他说:“给咱乡亲办点事,我都要收东西,那我成啥人了?”
村里91岁的老人贺桂兰,常年卧病在床,住的房子东倒西歪,已成危房。2013年2月3日,贺桂兰的房子因电线老化,突然起火,人虽然被救出来了,三间瓦房却烧个精光,财物也所剩无几。鲍振平得悉情况后,立即为老人送去200块钱救急,随后还向镇政府反映实情,又为老人争取了1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当年4月便帮老人盖起了三间新房。
贺桂兰老人每每谈起鲍振平,总是热泪盈眶,她说:“鲍书记待人亲切,看不得群众受苦,这样的好书记,俺永远难忘,永远感激不尽!”本报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