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鲍振平故事:让村民既得实惠又“长面子”

发布日期:2014-05-13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728次  

  鲍振平始终把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作为自己的梦想。2001年市里号召调整种植结构,鲍振平积极响应,做了一件让村民既得实惠又“长面子”的事。
  
  一次,鲍振平偶然听说阜南县会龙镇的老百姓种植延秋辣椒形成了规模,好多农户年收入几万元。正苦于找不到合适项目的鲍振平顿时眼前一亮,萌生了种植延秋辣椒的想法,他和村“两委”班子通气后决定先到阜南县会龙镇实地考察。一到会龙,他们看到田野里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听当地种植户算收益账,一亩地是种植粮食的十来倍,大家十分振奋。
  
  说干就干。经过商量,鲍振平带头拿出3000元,加上其他村干部总共凑出8000元,购买辣椒种子,并聘请了四名技术员。
  
  13个育苗棚很快建起来了,种子育下后,鲍振平每天都跑到苗棚里看好几遍,辣椒苗很快长得郁郁葱葱。为推动种植,他告诉群众,辣椒苗先赊给大家,等收获了再付钱,并发动群众整地扎棚,做好种植准备。村民们种植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但又有人提出“没钱扎大棚、买肥料怎么办”的问题。
  
  又是一个“怎么办”摆在鲍振平面前。他到镇里汇报、去信用社求援,最终由村委会担保,为50户群众办理了每户3000元的农业发展小额贷款。
  
  当年,在鲍庄、王庄的淇子沟沿线200亩地建起了300个辣椒种植大棚。“辣椒怕水淹。记得有一天下大雨,我赶紧往地里跑,远远看见一个人,正拿着铁锹排水,跑跟前一看,是鲍书记,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自己连一棚都没种,可是比我这个种植户来的还早。”忆起当年的一幕,村民王登金仍十分感动。
  
  开花时节,辣椒小叶病蔓延。鲍振平召集技术员和种植户一起研究对策。听说阜南县有一种特效农药,他连夜开车赶过去,自掏腰包买来药物发给群众,使病虫害得到了及时有效防治。当年,延秋辣椒喜获丰收,每亩收益6000多元。
  
  “那时镇里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才500来块钱,种一棚延秋辣椒就能抵得上干部一年的工资了!”王登金当年种了6亩,收入3万多元,“长这么大也没见过恁些钱。”
  
  这一年,阜阳市、界首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现场会都把当时的鲍庄村定为参观点,鲍庄村村民很是自豪了一阵子。本报记者冯启俊 通讯员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