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界首芦村镇干部有个“民情包”

发布日期:2014-02-17   来源:安徽经济报  阅读:1782次  

  界首市芦村镇干部下村,自行车上总挂着一个小提包,群众形象地称这些小提包是装着他们呼声的“民情包”。
  
  前几年,这个镇的干部下村也总是提着包,但是那时包里大都装着催收催种的进度表,违反计划生育的通知单等,群众当着面不说,背地里却嘀咕着“背着包像个人似的,就知道要这要那,啥事给咱们老百姓也办不了。”从去年开始,党委政府号召全镇干部要将提包内容更换为“民情日记本”、科技致富信息和农村常用的法律知识小册子等。
  
  小小提包为党委政府拎来了群众的呼声和建议。下村干部对群众反映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记录在册,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情况后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小小民情本也装来了群众急需的科技致富信息和法律法规知识。路洼村女青年高丽从镇干部的“民情包”里探取到养长毛兔可致富的信息后,喂养了1000余只长毛兔,年收入达40余万元;小徐村60多岁徐其有找镇包点干部翟振军要求解决低保问题,翟振军从“民情包”里掏出来一个小册子,对照哪些人可以吃低保,哪些人不可以吃低保的条件,徐其有老人二话没说,从此在也不提要吃低保了;穆寨村村民穆小怀与穆刘福闹可耕地纠纷一年多,3月份,他从镇干部金文龙的“民情包”中找到《土地管理办法》,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穆从田 马风林 闫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