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吴存荣调研蓝藻治理和防汛工作

发布日期:2016-06-13   来源:中安在线  阅读:2291次  

  据江淮晨报报道,肥西县莲花圩段、包河区沿湖堤岸、南淝河大桥、十五里河、肥东县长临河段……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将合肥蓝藻治理和防汛重点区域“看了个遍”。现场,他对防汛工作提要求,为蓝藻治理“支招”,对渔船更新升级和渔港建设提建议。

  做防汛工作不能“差不多”

  结合国家和省气候分析预测意见,合肥市气象局预计,合肥今年主汛期(6-8月)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成以上,涝重于旱,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

  同时,合肥今年的梅雨期也相对较长,预计6月中旬入梅,接近常年,7月中旬出梅,较常年偏晚,将呈现“梅雨期偏长,梅雨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梅雨强度偏强”的特点。

  对于即将来临的汛期防汛,吴存荣要求,“做防汛工作,不能说‘差不多’,不能存任何侥幸心理。”他特意叮嘱市水务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一定要做好详细的预案、备好充足的物资。”

  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在现场获悉,接下来巢湖还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清淤“减肥”,范围在目前的硬质围堰之内。

  吴存荣要求硬质围堰内尤其是河道口的清淤要尽快启动,并现场“点将”落实了责任单位,还特意询问:“专业技术人员够不够?”当听到“人员充足”的答复时,吴存荣表示满意:“尽快开始招标,争取早日动工。”

  多措并举防治巢湖蓝藻

  随着气温的回升,蓝藻进入“活跃”状态。包河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6月之前,包河区已结合往年藻情暴发及处置情况,调整设立马家渡东、森林公园、十五里河、塘西河、万年埠、丙子河和派河等7大防控片区;针对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和派河河道以及方兴湖、渡江馆围堰湿地区域,增设1个应急打捞片区,主要采取拉网、水枪、吸藻、曝气等方式,形成“船-平台-输藻管道-藻水分离站”的打捞体系。

  另外,包河区还利用硬质围堰和柔性围隔,在七大防控片区设立了两道挡藻防线,不仅能够对聚集的蓝藻进行“诱捕”,还能实现“御蓝藻于堰外”的效果。

  “可以在派河入湖口设立可开闭的移动隔离带。”吴存荣建议,隔离带在船只通过时打开,其他时间关闭,阻挡蓝藻蔓延。

  站在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吴存荣建议可以在这里建一条“硬隔离”,彻底把蓝藻阻挡在外围,“这道隔离还要考虑到滨湖的观景效果,不能影响观湖视线。”

  让巢湖渔船成为“合肥一景”

  金色的夕阳里,碧波荡漾的巢湖水面上渔船点点,这样如诗如画的景色也将在合肥出现。

  吴存荣表示,游走在巢湖水面上的渔船要逐步“告别”以往破旧简陋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渔船,“让巢湖渔船也成为合肥一景。”

  除了渔船的“升级”,吴存荣还要求配套服务也要跟上,诸如,要加快谋划推进渔港建设,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对渔船进行统一管理、集中看管,让渔民放心上岸回家;开通公交线路,方便渔民往来出行等。

  记者在现场获悉,肥东县还计划建设渔港鱼市,在这里,市民可以购买到最新鲜的鱼虾等水产品,还可以就地品尝到美味的“湖鲜”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