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吴存荣:发展当地旅游,每个领导干部都是“解说员”

发布日期:2016-04-20   来源:中安在线  阅读:1796次  

  “发展当地旅游,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是‘解说员’、‘宣传员’,不仅对区域内的景点要如数家珍,更要对景点的人文历史、亮点特色了如指掌。”4月19日上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出席合肥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强调旅游项目要走“特色化”、“差异化”路子,产业发展上也要“多元化”,把旅游这项惠民工程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肥旅游要拓宽规划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肥旅游业需不需要加快发展?能不能加快发展?”刚落座,针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吴存荣就“开门见山”地抛出两个关键问题。
  
  在他看来,旅游是一个资源累积的过程。“不同于其他产业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旅游的潜在拉动力不容小觑,一方面是集聚的人流带来酒店、餐饮、交通等发展的提速;其次,是对城市形象、品牌的提升。”
  
  吴存荣感慨地说,过去,一提到合肥的旅游景点,无外乎三国遗址公园、包公祠这几个,自然旅游资源相当匮乏。“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合肥的知名度、美誉度逐渐提高,当前,休闲、健康、文化的提速发展都给合肥旅游拓宽规划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合肥的‘十三五’规划中,大健康产业就涵盖了健康旅游的发展。”他强调,旅游既是第三产业也是惠民工程,并且正在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当地旅游每个领导干部都是“解说员”
  
  如今,各个县(市)区都在积极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比如,环巢湖大道、蜀山区的四季花海、三十岗的桃花节、长丰的草莓基地、包河区的岸上草原……
  
  “向外推介这些旅游景点时,各个县(市)区的领导干部们都能说出哪些亮点?哪些特色?”聊起旅游推介,吴存荣现场向各个县(市)区的负责人“发问”。
  
  他强调,发展当地旅游,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是“解说员”、“宣传员”,不仅对区域内的景点要如数家珍,更要对景点的人文历史、亮点特色了如指掌。
  
  旅游项目要走“特色化”、“差异化”路子
  
  合肥的旅游规划如何定位?会上,吴存荣屡次提到同一个关键词——“差异化”。
  
  “打造旅游项目,一定要结合区域自身的资源特色,研究市场需求和周边旅游项目,错位发展。”吴存荣强调,全市旅游项目定位不能千篇一律,要走“特色化”、“差异化”路子。
  
  “现在庐江、巢湖周边有很多‘农家乐’,大多数经营模式都是钓鱼、打牌、吃土菜,如出一辙。”谈到这,吴存荣引用了杭州等地的“农家乐”模式,强调要重点引入农家书屋、体育锻炼等休闲概念。
  
  “合肥的农家乐一定要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念,抓特色。”
  
  旅游产业要多元化,打造代表合肥的“伴手礼”
  
  “不少人去过台湾,精致而又有代表性的‘伴手礼’常常被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但有客人来合肥,我经常为他们能选点什么礼物带回去而烦恼,合肥标志性的‘伴手礼’不好选。”
  
  除了旅游项目的错位发展,吴存荣建议,旅游产业更要“多元化”。比如,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伴手礼”,让更多游客有的玩、带的走。
  
  他特别提醒,对于外来企业投资的项目,一定要寻找到“双赢”的突破口;政府主导的项目,也要充分对接市场需求,考虑项目的投入、产出。
  
  打造精品旅游项目,配套服务保障要跟上
  
  “这段时间不少人给我打电话,问郁金香高地在哪?景点名气打出去了,但宣传没跟上,好多市民想周末去观赏却不知道怎么走。”
  
  吴存荣说,现在,发展旅游要克服一个通病,就是很多景点在配套上不够人性化,要么没吃的没喝的,要么没地方停车,再就是指示牌不够、厕所不够……问题不少。“现场的管理跟不上,这已经成为很多旅游景点的通病。”
  
  他强调,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不仅要吸引人气,更要在配套服务、管理上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