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存荣昨调研合肥学院 提出学校应与本土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发布日期:2016-04-15 来源:中安在线 阅读:1668次
据江淮晨报报道,“不仅要培养一批‘校内名师’,更要与合肥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才能发挥应用型大学的作用。”4月14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前往合肥学院调研,详细了解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创建应用型大学的筹备情况。
大学建设
作为中德教育合作的典范,目前,合肥学院已经启动“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的建设,计划到2020年,整个基地将扩容到“一个合作示范校和六个平台”的“强大阵容”。
“示范基地有哪些规划?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仔细聆听校方介绍的同时,吴存荣几次叮嘱,要抓住机遇,借助中德教育合作三十年的经验进行改革创新。
“高校的发展,不能按照过去惯性的思维来无限制地‘铺摊子’,一定要做好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他表示,高校建设要有“精打细算”的概念,善于深挖校内的“教学潜力”、营造学术氛围。
“另外,学校的规划不能局限于眼前,要超前想一想,20年后,合肥学院会发展成什么样?”会上,吴存荣还对该校发展提出期盼,将合肥学院打造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人才引进
打造中德教育合作平台,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外教育和技术人才的引进。
“这方面中科大有经验,你们可以和中科大进行对接,探讨国外人才的资源共享。”吴存荣说。
如何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吴存荣与大家现场探讨。
“我建议你们可以在校内建两栋国际人才公寓,一楼设餐厅、活动室、洗衣房等,为引进的国际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他建议,还可以设立“人才绿色通道”,通过科研资金的支持真正让他们“留下来”。
“另外,还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校内教授、拔尖人才,并且要打破论资排辈、教学年限等条件限制。”吴存荣要求,除了人才的引进,高校盘活已有的教师资源,培养“校内名师”也相当重要。
开展合作
会上,合肥学院透露正积极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建设方案等。
“结合社会需求才是真正的‘应用型’,比如食品安全专业,现在‘冷链配送’备受关注,你们开设这类专业了吗?”在专业设置上,他建议合肥学院要聚焦社会热点和社会需求。
“你们现在关注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多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吴存荣说,合肥现有一千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放宽眼界通过和企业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才能发挥应用型大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