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普破解网络食品谣言 共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发布日期:2017-06-28 阅读:1148次
近期,“粉丝可燃烧含荧光剂”、“肉松面包是棉花做的”“塑料大米”“塑料紫菜”“人造鸡蛋”等网络食品谣言一直在侵犯着市民的头脑,成为百姓的食品安全惊魂。事实上,很多此类信息都是虚假的,是为了某种利益而故意杜撰的。为打击食品安全谣言,让科普知识跑在谣言前面,界首市食药局主动出击,通过拍摄《市场关注》栏目,综合运用法律、道德、技术等手段,以科学权威的解释,及时传播有效信息,治理食品安全网络谣言。
在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的同时,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界首市食药局依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批批公示,同时加大重点信息公开范围,不断强化信息查询服务功能。此外,界首市局注重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舆情监测和反馈应对,在加强公众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同时,不断提升公众的媒体认知能力。
界首市食药局提醒广大群众,对微信网络中来源不明、真实性不确定的食品安全问题图片或视频,请及时向食药部门反映由执法人员调查处理,切勿在真实性不确定的情况下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传播,防止谣言大面积扩散,造成不利影响。(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