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集乡:“空壳村”变潜力股
发布日期:2017-05-04 阅读:1091次
在邴集乡邴集村,一块块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运行期间每天发电20度以上,照此计算,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发电每年给村集体带来收入约5万元。”村主任王钦亮兴奋地介绍,“邴集村从此告别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历史。”邴集村共有4个自然村,贫困户139户281人,是省级贫困村。
近年来,界首市委、市政府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出台村集体资金增收奖励政策,鼓励村集体经济转型增收,帮扶单位送来了好政策、民生工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邴集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均固定收入总额增收5万元以上。
新型保障机制激活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村干部开始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土地流转、点子生财”,“找”出了多种多样的增收渠道,逐步化解村集体资金的“空壳”难题。
村干部着力在开发村集体土地资源上做文章,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在征得村民同意后,将村集体管护的5000亩土地以集体流转方式签订合同流转给当地家庭农场。借助家庭农场的管理经验及技术优势,村集体亩均增收450元;土地租金每年每亩900元;村民每人每年从这家企业分红550元。村民有地租和分红收入,有的还在企业上班,领取工资。
据邴集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帮扶单位、村委会共同努力下,目前,全村已消灭“空壳村”。(孙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