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芦村无人机洒农药防病虫害

发布日期:2017-03-17   阅读:1184次  

  3月17日,芦村镇农民路传涛的700亩麦田上空,机器哄鸣,植保“无人机”盘旋喷洒着药液。据操作技师介绍,该款无人机可以连续工作20小时,每小时可以喷洒80亩麦田,每次能托举25公斤药液。

  种地大户路传涛自1998年承包别人抛荒土地起,“滚雪球”般地逐年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目前已流转土地近千亩,除去200多亩连片种植樱桃、葡萄、核桃、雪梨外,还有700多亩的套种石榴的小麦。“近期,小麦生了纹枯病,找人工打药,30多个工人肩挑手提,一天也打不了几亩地,既怕踩坏了果苗,每亩地还要有5元钱的劳务费。现在‘无人机’上天洒药,站在地头‘一键起飞,全自主飞行,自行降落’,自动灌药,人药分离,避免人中毒,每亩地仅仅2元钱地花费,现在高科技就是好。”路传涛乐呵呵地向围观的群众介绍道。

  据该镇农技站工作人员申云峰介绍,镇域范围内现有耕地37000亩,土地流转大户近50人,主要以种植中药材、果树、小麦等作物为主,随着季节的变化,病虫害会随时发生,植保“无人机”省时、省工、节省开支,对于种田大户来说就是相对的增收。“无人机”会越来越受到“种地大户”们的欢迎,在田间地头“无人机”起降的次数会越来越多。(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