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邴集:大蒜种植成为农民致富新帮手

发布日期:2016-11-08   阅读:1080次  

  走进邴集乡赵大村,地成田、田成方,碧绿荡漾,一片生机,走进一看,原来是遍地的蒜苗,地里是黑压压的人群忙碌着播种。

  “前几天一直阴雨绵绵,我们这也没闲着,踏着泥、打着伞在地里用钩子把薄膜下的大蒜苗给勾出来,一天下来浑身都是泥水,但是一天能够拿到几十元的工资钱,还是很愿意的。”韩秀荣一边打药一边说。

  2013年,赵大村村委会引进山东省金乡县种植大户张若华流转土地种植大蒜,采用一蒜一西瓜、一蒜一辣椒的种植模式,由最初的50亩,目前已发展到150多亩,年收益80万元以上。

  “种大蒜只要按技术要求种植,地膜覆盖就行了,投资少、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而且大蒜是抗癌食品,目前非常畅销,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销售,还可以远销到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种植大蒜市场前景好。”大蒜种植大户张若华说。

  “今年大蒜行情好,我去年种的30亩的大蒜,亩均收益8000多元,加上种植的下茬西瓜和辣椒每亩收入突破10000元,以前妻子看病欠的外债,全部还完了。你看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今年又种了60亩大蒜,可是天不作美,前几天阴雨不断,为了不耽误播种,下雨也未敢停下休息,一直忙碌着种蒜,你看,现在已经全出齐苗了。”赵大村村委会负责人赵思文高兴地说。

  “我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种大蒜的了,我和老伴天天到地里务工种大蒜,种值大蒜从播种、到收获,每个阶段全部靠人工,我和老伴每年务工能收万把块钱,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今年我就可以脱贫了。”赵小庄贫困户赵金启一见人就高兴的说。

  张若华种大蒜的技术不断向周围群众传递,目前赵大村已由最初的50亩发展到700多亩,由最初的张若华1户种植,发展到33户种植;该村种植户围绕大蒜、西瓜和辣椒种植注册了1家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一批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就业,目前每天的用工量达200人,每人每天40元的务工收入,每年的务工时间至少在4个月以上,是解决当地剩余劳力的一项主要产业,为当地的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产业支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