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营镇发展“订单农业” 助推百姓致富
发布日期:2016-10-26 阅读:1038次
“我要签,我要签,一直想创业都没有好的想法和途径,看到张建伟家庭农场今年收益那么好,我也要加入这个行列中。这签订了合同以后,不仅不用我买种子和化肥,还能够跟着学习技术,这样的好事去哪找呢。”9月份以来,与田营镇吴桥村祥润家庭农场主张建伟签订订单农业的贫困户络绎不绝,人人手里拿着一份合同,脸上洋溢着笑容,家住吴桥村村东头的张子新就是其中一位。
现在的祥润家庭农场已然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公司,“大棚瓜果+有机花菜”与“露天辣椒”种植成为发展精品高档农业的主要路子,在周边省市也开启了销路,一年近500万元的收益更是成为了令人羡慕的业绩。与此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号召下,自己不断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的同时,农场主还试着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法教授给周边的老百姓,让他们也能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典型辐射带动,助力学习新技术
在祥润家庭农场打工的贫困户大约有15户,这些贫困户都是来自周边村落。“我到农场里打工,不仅能挣点生活费,还能跟着场里的技术员学点新技术,运用到自己家的农田种植中,这样我既赚到了钱,又学到了技术。”今年45岁的田新志告诉笔者。
大户带动就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能人大户的典型辐射作用对于没有技术和资金的贫困户家庭来说至关重要,一户增收带动多户就业,一门科学技术带动万亩产业创收,这样的“能人大户+贫困户就业”是现今田营镇不断探索的脱贫模式。
发展订单农业,增收致富不是梦
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降低和规避农民种养风险,今年9月份,吴桥村村委会与祥润家庭农场决定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该镇农业经济增长的新方法。经过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之后,祥润家庭农场愿意以提供种子、农药、肥料、技术指导为前提与有合作意愿的贫困户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传统的农业模式是种植大户流转土地→零售店购买农资→自己种植管理→自己回收出卖。而订单农业模式是贫困户自己流转土地或运用自家土地→与农场或能人大户签订合同→农场(公司)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种植技术指导→农场(公司)统一回收。这种模式的转变,能达到高收益、低风险的效果。按照合同,每年11月我们会帮助贫困户播种香笋,次年3月进行回收,回收后帮助播种辣椒,10月再次回收,一年两季的种植,足以实现1万元/亩的利润。”祥润家庭农场场主张建伟介绍道。
2016年,吴桥村运用订单农业助力贫困户脱贫共计5户,覆盖面积10余亩,已全面开始实施。同时,辐射周边乡镇近5000余亩,其中顾集订单农业签订合同达900亩,王集订单农业签订合同达500亩。
2017年田营镇将持续把祥润家庭农场订单农业推广出去,作为谋划的农业发展新模式,逐户寻找合适的订单对象,帮助带动贫困户全面脱贫增收。(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