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靳寨:帮扶企业帮到“点子上”

发布日期:2016-10-01   阅读:1040次  

       10个月财政收入就超去年全年200万元,全年财政预计收入可增加60%。深推"调转促",这个乡镇工业发展有点牛——
  
靳寨:帮扶企业帮到“点子上”
  
  “像这件1米宽2米长的白色穆斯林朝拜巾,我们远销到沙特、迪拜等阿拉拍国家。”秋分时节,笔者在界首市靳寨工业小区天助纺织原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看到,几十台自动织布机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公司负责人李军介绍,公司目前正在加班生产,以完成供不应求的海外订单。
  
  成立于2002年的天助纺织原料有限公司,原以收购棉花,进行棉花初加工、销售等传统产业为主,工艺流程要求不高,生产力低下,但随着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在全国各行业深入落实“调转促”的大背景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纷纷倒闭,市场原材料需求大规模减少,多数企业特别是初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面临严重挑战,如天助纺织原料有限公司一样,当时园区很多企业也面临同样困境。
  
  “不转型升级,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靳寨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清楚看到这一点。乡党委书记曹陆军介绍,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企业能否化挑战为机遇,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握市场、顺应市场,核心就是能够找准市场突破口,积极落实“调转促”,实现企业经营理念和产品转型升级。
  
  据了解,近年来,靳寨乡积极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服务职能,积极引导企业减少传统初加工产品产量,降低市场风险。先后多次带领企业负责人深入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学习,帮助企业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引导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品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
  
  “两年来,我们乡通过落实调转促,17家规上企业中先后有9家企业完成产品升级,70%的产品由原来的半成品到目前的成品。”曹陆军说,为引导公司引进高科技机械设备,他也曾几次带领企业负责人外出调研和购置先进设备,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今年以来,靳寨乡已帮助企业融资3000多万元。
  
  该乡圣通无纺布有限公司总经理关义重高兴地说,他们企业自今年2月份动工,8月初就完成一期工程,目前已经成功试产,比他们原计划投产时间竟提前了一年半,这多亏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前期代办、对接好办理公司用地、环评、规划、税务登记证、项目批复等手续,而且乡党委负责人还亲自带队外出指导购买先进机械设备。
  
  圣通无纺布项目建设神速落地和投产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关义重介绍,他们公司斥资1700万元购买丙纶纺粘无纺布机,目前已成功进行机器调试,正在进行试生产,产品为医用口罩、床单、塑料手提袋等一次性产品,项目建成后年利税可达5000万元。
  
  同圣通无纺布有限公司一样,天助纺织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升级,新上4条纺纱生产线,购置57台全自动织布机,生产穆斯林朝拜使用的头巾,远销到中东国家。界首市锦丰塑业有限公司先前只是简单的粉碎、漂洗等简单的初加工企业,产品利润低、效益不稳定。今年3月份,企业融资1000万新上PVC管生产线,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产品主要用于线管、水管等建筑行业,降低了企业运行的风险。胜昌塑业投资1000万元建设塑料蜂箱生产线项目,企业创新发明生产的塑料蜂箱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四川、湖南、云南、贵州等地……。
  
  靳寨工业小区众多企业产品的升级改造,换来的是各项工业指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1-8月份,靳寨乡实现工业产值1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入库税金2600万元,预计到2016年底,可达到3600万元,同比增长60%以上,并帮助4家公司申报规上企业。
  
  据了解,为落实企业服务年活动,该乡党委政府坚持主动上门服务企业,对接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帮助3家企业完成征地拆迁任务700多亩,及时为企业办理土地证等用地手续;先后组织17家规上企业负责人召开企业融资培训会,提高企业投融资能力,破解企业资金难题;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办理环评、规划等,申报验收资料,同时采取主动招商、以商招商,致力打造招商洼地。
  
  “下一步,我们乡将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中专业镇的名片效应,到2018年,实现工业产值突破4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曹陆军介绍,今年将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把靳寨乡打造成集住宿、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特色工业小镇,实现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陈振强 杜卫华 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