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村“三个创新”做好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发布日期:2016-09-18 阅读:997次
为切实做好2016年度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染一处沟河塘,力争秸秆利用率100%”的目标,芦村镇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源头控制、突出重点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争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创新宣传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在历年拉横幅、贴标语、发放“一封信”、广播持续喊、签订承诺书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之上,突出现代化媒介的宣传作用。利用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和传播秸秆禁烧信息、温馨提示、通知公告、传递惠农政策……通过多方互动,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人员覆盖范围,为顺利开展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了“正能量”,传出了“好声音”。
创新管理方式,构筑防控多层网。将全镇6个行政村按照片区划分,实行全天候防控,镇干部联系到村,驻村分组值守、巡查。与此同时,全镇62个自然村初步设立了30个秸秆集中堆放点,每个堆放点确定一名值守员,统一配备喷灌机、铁锨、扫帚等防护设备;村口地头搭建的禁烧指挥部,盯紧责任地块更是盯紧过往人员,提示禁止将火机等引火源带入田间,将管理方式由以往的看守地块拓展到看守物品、看守人员,从源头上掐灭焚烧秸秆的可能性。
创新收种方式,全程社会化服务。此次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全镇约25000亩的玉米采取统一机械收获和秸秆还田。服务费用通过招标压低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群众每亩地仅出资45元即可实现机械收割。在实现小规模经营服务向大规模整建制服务的转变的同时,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和群众来回往复奔波之苦,力促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刘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