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9-07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829次
本报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王雨
今年40岁的黄建中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踏实勤奋的他干过很多行业,从生产粮食仓储设备到粮食经纪人,又到流转土地种植高筋小麦,成为面粉厂老板,再到建立惠鑫服饰有限公司,拿到巴拉巴拉、拉夏贝尔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订单,黄建中正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黄建中出生在界首市光武镇黄寨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在十七八岁的时候,看到当地村民有存放小麦的习惯,于是借助光武的塑料资源,他和父亲一起创办了粮食仓储厂。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存储粮食不方便,黄建中就想到了“粮食银行”的概念。他申请注册了粮食经纪人,当地农民可以把粮食寄存在他那里。黄建中又添置了几台打面机,农民需要面粉时,可以拿着寄存粮食的手续到他那里换取面粉,省去了农民仓储之忧。
“建中很能干,当时可给我们这些老年人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尽管时隔多年,黄寨及周边村庄的老人们对黄建中的“粮食银行”仍印象颇深。
后来,黄建中的面粉厂不断扩大,而今吸纳了十来名村民在里面就业。近年来,土地流转风起云涌,黄建中又和亲戚一起流转了200多亩地,种植高筋小麦,每亩地给流转农户增收700元。
2015年,看着面粉厂稳定运转,不甘寂寞的黄建中决定出去闯一闯,他去了温州、郑州等地,最终和一家外贸服饰加工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6年,学到服装加工技术并且积累下人脉资源的黄建中决定回乡,为家乡的脱贫攻坚作一份贡献。
彼时,黄寨村的扶贫车间建成,黄建中租下了车间,投资60余万元,购置了50台电机,招聘了30多名工人,办起了惠鑫服饰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代加工外贸服饰,主要品牌有拉夏贝尔、巴拉巴拉和飒拉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销往俄罗斯、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说起来容易,但办厂初期的工人技术、和委托厂家的磨合以及市场的开拓,黄建中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经常是带着干粮去温州等地谈生意。”黄建中说,从粮食行业跨行到服饰产业,其间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
目前,只要是客户需要的款型,定好布料,黄建中的公司都能独立完成加工。过硬的质量和快速的生产能力让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公司去年的纯利润达到了30万元。
当地村民李素英因病致贫,得知村里扶贫车间有服饰加工的岗位后,她来到车间,不到一个星期,就学会熟练操作电机,而今,每月收入达2000余元。“最主要是离家近,既能照顾家又能增加收入,真得感谢黄建中。”李素英言辞恳切。
界首市光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黄建中的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就业30多人,其中贫困户15名,人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在给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门路。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黄建中还在谋划更大的手笔。在公司现址的后边,一个占地十余亩的新厂区即将动工,届时生产规模和用工能扩大一倍以上。“虽然,当前在公司务工的1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了,但是,要给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要他们愿意,我们公司会优先聘用他们,同时,会加强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黄建中说,在家乡兴商办企业,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将继续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