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新马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红薯种植

发布日期:2016-08-02   阅读:1010次  

  近日,在新马集镇老王寨村光前红薯种植基地里,红薯种植大户王凡和“加盟”红薯种植的贫困户一起就当前红薯田间管理现场指导,对不同地块红薯生长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并开出药方。

  据介绍,王凡从事红薯种植及加工已有二十多年了,每年王凡都种植近三百亩红薯,他不仅在红薯种植上有一套,而且在红薯加工上也是行家里手,他磨出的淀粉细白,无任何添加剂,是做粉皮、粉丝的上等原料。他每年冬季加工粉丝近两万斤,并且是订单式加工,客户提前把货钱支付后,才能提货。他做出的粉丝筋道耐嚼、久煮不碎、安全可靠,深受客户喜爱。

  2015年在郑州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甘薯体系“农大肥业杯”高产竞赛上,王凡荣获全国红薯大赛一等奖,亩产达8000斤,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薯王”。今年他主动对接本村贫困户,对有能力发展种植产业的贫困户主动对接,就红薯种植进行详细商谈,今年麦收后,愿意和他一起做红薯种植的就近10户,现在他经常对各个贫困户家中种植的红薯不定期实地查看长势,对田间管理进行指导。

  对于与带动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目前可以把红薯按收购价卖给王凡,也可以由王凡联系到买家后统一出售。

  他今年正在建设冷冻库一个,解决了以前只能在冬天上冻期间做粉丝的局面,冷库投入使用后一年四季都能做粉丝,消化淀粉量大大增加,保守估计生产粉丝从原来的二万斤增加到六万斤左右,带动贫困户种植的红薯在他这里消化掉根本不是问题,现在他发愁的是红薯种植规模小,产量不够用。以王凡种植红薯生产粉丝经验来看,该镇土壤特别适合种植红薯,而且口味独特,是外地淀粉做出的粉丝不能比。他现在主要把精力投在粉丝生产上,但又要用本地红薯淀粉,不能大规模种植红薯,所以把红薯高产技术传授给大家,解决了原料供应问题,同时带动红薯种植户发家致富。

  对于未来的经营发展规划,王凡说,今年带动贫困户种植红薯是第一年,好多人抱着观望态度,带动规模小一些,明年等到他们尝到甜头,自然就会加入到红薯种植行列中来,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合作模式也会更多,将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荣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