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开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8-09-05 阅读:855次
东城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党建扶贫路上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创新“党建+”扶贫模式,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有机结合,使基层党建工作真正地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
推行“党建+产业”脱贫模式,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能人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贫困户附在产业链上。二是发展“产业带动型”经济。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集体空壳村改革,按照集体经济+种植、养殖、乡村旅游 “三种模式”,通过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土地流转等方式,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有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增加新动力。
推行“党建+资源”脱贫模式,坚持以地生财,发展“土地收益型”经济。将农村集体土地作为村集体重要资源,在不改变原有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把农户分散撂荒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统一出租经营,景泰蓝农场流转170亩集体土地进行特色种植作物,流转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来源,同时带动村内贫困户参与分红与劳作增收。
推行“党建+党员”脱贫模式,一是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用示范引带推进精准扶贫,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实施“结对帮扶”,建立市直单位与贫困村结对共建、党员干部、街道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采取“1+N”方式,点对点联系贫困户,全办651户贫困户全部有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形成全办共同参与、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田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