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以服务求发展以资源拓市场
发布日期:2016-04-14 阅读:2209次
人在海外打工,家里人却一直无法同其取得联系,今年1月份,家在颖南办事处赴日本打工的名叫王晓红的女孩突然跟家人失联。焦急万分的家人无奈之下跟当初输送的界首市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取得了联系。该平台立刻与外经公司联系,继而联络到日本雇主,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王晓红,让她与家人通了话。王晓红感动地说:“我们虽身在国外了,平台还关心着我们的生死,平台真是我们温暖的家啊!”
正是凭借这种温暖如春的服务,界首市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平台不等、不靠,走自主创业的发展道路,吸引和感动着广大劳务人员的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近年来,界首市通过平台累计外派出国劳务人员达1500多人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初,界首市“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平台”被国家商务部批准为国家级外派劳务服务平台。2015年被授予“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优秀平台”,争取省扶持资金20万元。
为切实加强对外派劳务工作的领导,界首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界首市对外劳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平台拥有固定的前台服务、会议室及培训教室等500多平方米的外派劳务服务区域和办公场所,阜阳科技工程学校提供了3个培训教室作为外派劳务人员培训基地,专门负责对涉外劳务人员进行语言、专业技术、法律法规和外经外贸等知识的培训。
为扩大平台知名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外派劳务工作的认知度,界首市除充分利用电视、会议、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外,还完善市、乡、村三级服务信息网络,形成全覆盖、多方位、全天候的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出国劳务人员信息库。目前,全市已建立建筑工、电子工、食品加工、计算机、缝纫工等10多个工种近2000人的劳动力资源库。一旦有相适应的外派劳务信息,立即通知信息库中人员前来对接,这样有针对性的选派,极大地提高了劳务人员劳务输出率。
该平台在市政务中心设有服务咨询窗口,在市外派劳务输出较多乡镇的便民服务窗口设立外派劳务代理咨询报名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模式。平台还负责对接劳务经营公司,引进外派劳务项目,建立详细的项目档案,负责劳务人员适应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及考核发证工作。
近年来,为宣传和提高界首市外派劳务知名度,平台加大了与国内知名公司的合作,与芜湖、合肥、青岛、南京、威海、烟台等8家外经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对外劳务输出的合作关系。2015年,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输出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界首市公共服务平台开辟了新项目,与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联合招收国内大学生、日本或韩国留学生赴日本务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目标。
2015年界首市累计外派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劳务人员达502人次,外派劳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全市上下形成了“外派一人,致富全家,带动一片”的致富新理念,为发展界首市外派劳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平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日趋成熟,平台在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市场日本、新加坡的同时,大力开辟新兴市场,拓展了美国、瑞典、新西兰等新兴国家市场,外派工种涉及到机械、电子、缝纫、农产品种植及加工、建筑、厨师等十余个工种。
界首市千方百计在劳务输出和返乡回家的各个环节上做好跟踪、随访等流程服务。2015年,31岁的回国创业务工人员申自强,用出国挣得的收入36万元收购了光武申湖村2家塑料加工厂,因办手续犯愁而找到平台。平台负责人为其东奔西走,办理了经营所需各种手续。申自强在平台的帮助下顺利地整合资源,寻找市场,当年就创下纯利10万元的高收入。申自强深有感触地说:“找到了平台,就找到了家,你们真是我们的当家人、贴心人、娘家人啊!”(王雨虹 康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