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大棚蜜桃铺就甜蜜致富路

发布日期:2016-03-28   阅读:1114次  


  “大家在疏果时,要注意把侧枝和梢枝上果子全部疏掉,在主干也只留2个果子。”3月25日,笔者在邴集乡西张村天润发家庭农场基地温室大棚里看到:农场主孙亚东正指挥100多位农民在给桃树疏果。孙亚东高兴地告诉笔者,再过一个月,就能吃到又大又甜的精品果了。

  据孙亚东介绍,大棚果树最大优点的就是比平常果树要早熟20天左右,而且他种植的这种桃树品种是从山东果树科研所引进的“春丽、果甜93”等优质新品种,预计届时上市后“精品果”市场价每斤可卖到15-18元。

  今年50岁的孙亚东是邴集乡人,他自小就对果树有特殊的爱好,18岁初中毕业后就成为当地大型农场果树一名管理工人,主要管理葡萄、梨树、桃树等。没想到,他一干就是几十年,2010年,他把农场承包出去后,就外出到山东莱州、烟台等地帮别人管理果树,进一步开拓眼界。期间,他结识了不少专家,学到了一些新技术,久而久之,他萌生了回乡自己种果树、建果园的想法。

  孙亚东的想法很美好,但家人的意见却不统一。“主要是爱人不同意,两个孩子倒是挺支持的。”在孙亚东爱人看来,现代农业投资大、风险高,孙亚东这样的年纪,已经不适合再折腾了。然而,孙亚东两个上了大学的孩子却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好,而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值得一试。事实上,孙亚东的想法和两个孩子不谋而合:“家乡环境好,有政策支持;而且,家乡周边的贫困户多,项目若发展起来,势必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打定主意后,孙亚东一心想返乡创业。2014年10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流转600多亩土地,利用政府给予水、电、路300多万元项目支持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建起4个大棚,种下大棚设施桃和露地桃近10万余棵,品种达20多个。

  笔者在农场基地看到,除大棚种植已结果的桃树外,露天种植的500多亩桃树成行成列,花开正艳,竞相绽放桃花掩映之间,有三三两两的农民穿梭其间,忙着给桃花喷施“微肥”,以确保坐果率。

  “现在,整个农场建设得差不多了,共投入1000多万元。”孙亚东介绍,虽然投资大,但孙亚东对自己种下的桃树相当有信心,果子从4月份就可陆续上市,能一直持续到8月份在,而且仅大棚种植的精品果每亩产量至少可达4000斤。按每斤10元,亩产值就可达4万元。

  另外,孙亚东还新辟出一块50亩地做示范园,准备种植果树20多个新品种,目前已种植的2000多棵石榴树长势很好。为实现现场采摘和观赏,他又在农场中间搭建1600米葡萄长廊……。

  据了解,孙亚东农场全部采取深沟起垄、水肥一体化,用的是‘株密、行宽’的主杆型国外栽培新技术。孙亚东告诉笔者,行宽能实现机械作业,同时,中间还可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去年,孙亚东就套种了红芋以及中药材,收入达几十万元。

  对于果子销售问题,孙亚东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借助农场已获评的阜阳市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品牌,已和当地及合肥大型超市初步达成销售协议,而且,他还准备把大棚精品桃做成精包装,通过电商对外销售。

  “下一步,我准备投入300万元建设一个1600立方的保鲜库。”孙亚东打算,准备在大批果子成熟前就把保鲜库建好,以延长果子保鲜时间,降低市场风险,争取卖出好价钱,并准备把示范园的优质果树品种,提供给周围的群众,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陈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