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集镇:环境整治扮靓村庄 群众受益
发布日期:2015-11-25 阅读:1064次
“垃圾有人扫,随手有垃圾筒,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我们住着也舒心。”在王集开服装店的浙江商人王素敏欣喜地说。
“垃圾每天都有人清运,店门口没有了垃圾,来超市购物的群众明显多了很多,多好啊!”杨天海补充道。
王集街道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这只是王集镇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工作的一个侧影,作为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之一,王集镇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集镇提升 旧貌换新颜
不仅是环境卫生,集镇经营秩序也在逐步改善,对街道进行划线经营,集中整治骑路逢集和乱搭乱建现象,拆除了店外店和店外棚子。经多方筹资360余万元,对街道两侧进行加宽,铺设下水管道路2000余米,利用项目对王集大桥进行了整修,同时发挥街道管理委员会作用,做到街道整治常态化管理,切实改善了集镇面貌,提升了集镇整体形象。
村庄整洁 群众拍手称赞
“自从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我们的生活垃圾处理的及时了,环境改善了,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和城里一样了,家家配有垃圾筒,户户前门干干净净。”王集镇赵集村村民赵赵丙瑞兴奋地告诉向介绍着。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王集镇在全镇12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对农村房前屋后、乡村道路、沟河塘渠进行了重点整治,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向脏乱差宣战,向隐藏在脏乱差背后的陋习宣战。各村购置了垃圾桶,制定了村规民约,配备了保洁员,充分调动城大家的积极性,在全镇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为使活动更加科学有效,镇、村、自然村及相关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按照职责分工,分解目标落实任务,使活动进展迅猛,提升迅速。陈年垃圾不见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农村百姓拍手称赞了。
打造亮点 一村实现一景
森林村庄----王集镇秦庄行政村彭湖自然村,在农村环境整治中,以打造森林村庄为主题,在村内三纵六横的4.5公里道路主干道、村道小巷全部都进行了绿化,种植了榉树、碧叶紫桃、红叶石楠,达到“一路一品”。每个墙体都进行了绘画,变成了一个文明景观墙,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美丽杨腰”----杨卫行政村杨腰自然村在环境整治活动,将杨腰村从一个“脏乱差”严重的村庄治理成为村民满意、周边村民羡慕的美丽村庄。该村明确规定每户必须参加环境卫生义务大扫除活动,群众每天清晨自觉的打扫庭院、房前屋后和道路。全村下下形成了“以主动打扫卫生为荣,以消极偷懒为耻”的良好氛围。目前,该村男女老少均已经养成自觉义务打扫的习惯。
“文明村庄”----赵集行政村赵玉庄房屋整齐,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民风淳朴,连续多年来举办“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群众基础好素质高。该村依托农村环境整治,进行了绿化,建设了文化宣传墙,制定了村规民约,添置垃圾筒和标准化垃圾箱等设施。
为彻底改变农村环境的脏乱差,达到效果,王集镇还对在S204线、淇子沟、周胡公路等镇主要路段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红叶实楠树、白蜡等风景树,成为王集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确保取得项取得实效,该镇建立了“党委担责任、政府抓实施、村班子抓建设”的工作推进体系,制定了“日汇报、周调度、月考核”制度,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努力营造环境整治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目前,全镇绿化道路26公里,添置铁皮垃圾箱60个,垃圾桶2200个,建垃圾池300个,聘请保洁人145名,每月清运垃圾500吨以上,彻底改造了旧村庄,塑造了新风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福祉。(陈慧纷 赵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