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顾集镇:党员积分制管理实现“三转变”

发布日期:2015-10-26   阅读:939次  

  顾集镇党委在农村党员中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来,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明显增强,赢得了广泛的好评,“积分制”被党员称为党员履职的“明白账”,被村党组织称作是党员党性状况的“晴雨表”。

  党员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实行党员积分制以前,村级党组织对党员的评价没有具体详细的量化标准,在党员评议中往往粗枝大叶,全凭感觉,谈成绩缺乏支撑,找不足很难切重要害,影响了党员评议的质量和效果。实行党员积分制以来,各村党组织把党员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计分”的形式详细记录在积分表上,每季度进行汇总一次,并把每位参加积分制的党员得分情况公示到自然村,党员的得分一目了然,主动广大群众监督每位党员的表现,增强了党员管理的可操作性,实现了党员管理的精细化。

  组织生活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党员积分制管理以前,村级党组织对党员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有些党员借故有时不参加组织活动,对党组织的一些安排置之不理,以致于影响到了其他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后,各村把党员“积分”情况作为年终评议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根据党员“积分”情况对党员进行星级评定,并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奖励,对积分不足60分的党员,由村党组织与落后党员进行组织谈话,指出存在问题,并要求落后党员限期整改到位。

  党性意识由“弱化型”向“强化型”转变。以前村党组织对党员服务群众的一些做法和所做的一些好事实事无法量化到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当中,难以给党员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党员的党性意识有所淡化。实行党员“积分制”以后,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环境整治、秸秆禁烧、民事纠纷调解等各类事项都纳入计分范围,彻底解决党员服务群众难以量化的问题,提高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参与意识、先锋意识、宗旨意识和形象意识,增强了党员服务群众意识。(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