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小红帽”服务“三秋”细致入微
发布日期:2015-10-14 阅读:971次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时节,皖北大地处处是一派秋收秋种繁忙景象。近日,笔者跟随界首供电公司党员“三秋”服务队,见证了供电“小红帽”服务“三秋”的几个温馨画面。
农家院迎来“小红帽”。10月10日,家住陶庙镇王满村的王大娘还没有来得及放下碗筷,就迎来三个身着蓝工装、头戴红色安全帽的“电工”。瞅着他们熟悉的穿着,王大娘一下子就明白了“小红帽”的来意。王大娘也不客气,就招呼着把昨天刚收获的玉米从里屋一盆一盆分装成袋,然后指挥着大家肩扛手抬运送到三楼楼顶的大阳台上,再均匀摊开晾晒。太阳下,金灿灿的玉米颗粒饱满,芳香四溢。
王大娘今年78岁,几年前老伴病亡,孩子又都忙于外出“掘金”,大部分时间只能孤身一人留守在家帮孩子看屋子。眼下农忙时节孩子们在外工作忙,家里的几亩玉米又不忍撂荒,就只好依托亲戚邻居,以及“小红帽”们过来帮忙打理。“今年风调雨顺,亩产足有千把斤吧,而且籽粒饱满,收成好于往年。”说着,王大娘乐呵呵地抓着一捧玉米粒,闻了又闻。
“保护色”辉映丰收田野。10月11日一大早,光武供电所党员服务队队长孙斌就和同事一道“下了田”。在光武镇种粮大户齐岗流转的1500多亩玉米地里,收割机在来回穿梭,粉碎的秸秆被洒向田间,而硕大的玉米棒则直接被脱粒,真正实现了收割、脱棒、秸秆还田一体化。
在田间的20多处电杆旁,孙斌他们将提前装设的带有醒目防护色的保护套管进行了紧固,并对已经破损的立即进行了更新维护,为的是防止收割机械田间作业时不慎误撞拉线和电杆。齐岗告诉笔者,“每到秋收、秋耕、秋种季节,都会看到‘小红帽’过来为电杆和拉线加装‘保护色’,并拿着厚厚的宣传单进行宣传提醒,着实让俺从心里面感到踏实。”
“服务站”设在种子站。俗话说,种田选好种,一垅抵两垅。考虑到村民“三秋”时节对小麦等良种的巨大需求,今年东城供电所主动与该市农资部门“联姻”,在几个规模较大的种子站附近,开设了秋收秋种用电服务宣传台,有针对性地向前来选购良种的村民开展“三秋”用电服务。
在西城办事处小郭寨村的慈光农资门市部,笔者看到,一侧是农技人员宣传整地、科学施肥、真假良种辨别等,一侧则是供电服务人员在介绍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常识,以及日常用电注意事项、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等。家住小郭寨村的郭兴旺老人高兴地说:“俺这过来一趟,不光买得良种下地,还识得用电安生,一举两得,实惠!”(王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