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营镇“四字诀”助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发布日期:2015-08-24 阅读:2310次
近年来,田营镇通过学习培训、结对帮扶等多项措施,提升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水平,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生活中所面临的难题,确保他们真正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在基层广阔舞台上“愿意干、安心干、乐于干”,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学”字为先,学习培训助成才。为让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起好步、开好头,熟悉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田营镇对新聘用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基层党建常识、群众工作法和创业致富等方面知识,让他们转变角色、找准定位,尽快融入农村生活。开办培训班,邀请党委班子成员、村书记主任、创业致富能手和青年干部代表为新任大学生村官指点迷津,重点讲授农村政策法规、群众工作方法、公文写作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创业创新等方面内容,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履职水平。在落实党组织例会和“三会一课”的基础上,依托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农村党员巡回培训和外出培训等载体,提高大学生村官日常业务水平。同时,采取安排大学生村官列席镇、村有关会议,组织大学生村官交流工作情况、优秀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外出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长大学生村官的见识,拓宽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视野,了解农村发展方向。
“扶”字为梯,结对帮扶促转变。一名大学生村官由一名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主导师”,一名村党总支书记担任“辅导师”。通过谈心谈话、工作示范、口头传教和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甘当“人梯”。鼓励大学生村官跟随帮扶班子成员参与到镇党委中心工作中来,让他们接受历练,增长才干。结合每一位大学村村官的专业特长,安排信息写作、村务党务公开、远程电教管理、党建资料整理等工作,加强对工作过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保护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年轻冲劲,勉励他们立足实际、放手工作、大胆创新,使大学生村官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使大学生村官早日成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
“管”字为杆,科学管理练本领。生活管理有保障,为大学生村官安排好集体食宿,配发必要的生活用品及办公用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纳入日常考勤管理,每月上报到村在岗在位情况;每人发放一本民情日记本,要求他们对每天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交流会,上报5篇工作信息;每季度一次述职报告会,听取工作成绩与感悟。镇党委负责人定期集中谈话,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促进快速成长进步。通过管理措施的量化,让大学生村官能直观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利于他们总结整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联”字为辅,交流互动同进步。田营镇目前共有服务基层项目的人员18名,他们既有大学生村官,也有“三支一扶”和公益性岗位人员。为了促进这些大学生们之间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该镇建立QQ群、微信群、公共微博、博客,引导青年干部交流基层工作心得,展示自身风采,形成多渠道的沟通平台。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联谊活动,通过思想引导、情绪疏导等途径,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疑惑,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鼓舞他们的干劲。良好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也让大学生村官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目前田营镇期满的4名大学生村官都选择了继续扎根基层,为“三农”服务。(刘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