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田营践行“三严三实” 听民声转作风办实事

发布日期:2015-07-09   阅读:1574次  

  为认真学习领悟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精神内涵实质,真正将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为,田营镇通过“大走访、真整改、抓落实”三步骤,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人人多干实事、能干实事、干成实事的浓厚氛围,增强党员干部恪尽职守,扎实工作的活力,为民服务意识、为民办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走田间地头访百家千户,问计于民倾听民声。“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是政策落实情况的“反射镜”,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为提高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了解群众真实需求,从群众中获得支持,田营镇明确机关干部每周下乡寻访不得少于3天,寻访群众不得少于10户,认真听取他们对各项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征求的意见仔细做好记录,完善自己的“民情日记”;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动态跟踪,无论是邻里地界纠纷,还是孤寡老人赡养难题,都要事无巨细,逐一落实,并将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给群众。同时,为了增强走访的实效性,该镇要求走访的干部结合自身专业专长,立足本职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为百姓脱贫致富想路子、制蓝图;深入到群众中,与群众拉近距离,消除隔阂干群的“无形墙”;通过“走访”,了解“真情”,取得“真经”,促进“整改”。

  二、全程代办惠民生,整治慵懒散漫焕新风。田营镇原有为民服务中心设施老旧、面积过小、进驻窗口有限,难以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新设立为民服务中心扩展一倍面积,添置了饮水机、触摸屏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增加农综、土地、财政窗口。整合机构和队伍,将党政机关、主要业务单位相关职能归并在一起。工作人员集中到为民服务大厅办公,不仅打破不同单位之间的壁垒,还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对镇政府办理事项进行了清理,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及时公示。实施延伸服务,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群众可以电话咨询任何一个镇直单位了解办理事项详情。在各村设立为民服务点,由村干部为群众代办业务,更多地让办事群众得到实惠。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借助村为民服务点、镇一站式办理中心、农民便民服务卡三个平台,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并在镇政府一楼办公室设立了机关干部去向告知牌,注明姓名、公出、请假等情况,开展阳光服务,接受民主监督。注重廉政文化氛围营造,积极排查廉政风险点,教育党员干部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从政习惯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作风。因为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只有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才能真正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积极向上的良性氛围。

  三、群众呼声为行动讯号,民生工程赢民心。经过对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和总结,该镇年初将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生态绿化列为践行“三严三实”的三个主攻点。以群众呼声作为政府行为的“指南针”和“航向标”。全年实施“村村通”和“一事一议”工程项目6个,修通水泥路合计12.8公里,下水道4公里,惠及群众1.5万人。该镇主干道罗田路由于道路承载压力大,损毁严重,经过镇党委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资金600多万元,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积极筹经费、购设施、清道路、净沟塘、拆违建、筑长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见实效。全镇采购洒水车1辆、垃圾转运车10辆、大型垃圾箱30个、中型垃圾桶450个、家用垃圾桶20000个,保洁清运车70辆。42个自然村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按照“房前屋后自家清,老弱病残帮助清,公共部分集中清”的原则完成集中整治任务,共动用机械车辆1320台次,投入人员1万6千多人次,清理垃圾1524吨,乱堆乱放杂物8700余处,拆除违法建筑88处、4300多平方米。通过“一人一月一块钱,垃圾收集到门前”的办法,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推行市场化运作,与三家有资质的保洁公司签订了全年的保洁合同,总金额达到96万元。镇村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精心打造生态乡镇,经济生态双生共赢。在田营循环经济园区周边种植经济林木,形成了环绕800-1000米的生态防护林;打造4个城市绿化苗木基地,2015年现已新增造林2200亩;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女贞、楸树、白蜡等树木,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村庄绿化率。截至目前全镇林业绿化面积接近9000亩。5月份经阜阳市组织专家认真评选,被授予“阜阳市生态乡镇”称号。(刘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