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加快科技培育 促进企业升级
发布日期:2015-06-23 阅读:1103次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界首市牢牢把握国家和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积极借助科技的力量,促进现有企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位于界首经开区的天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飞转,工人们在忙碌地工作,来适应市场需求,完成订单任务。公司经理胡伟告诉记者,公司1-5月份已实现产值5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比例还是30%,完成我们既定年初设定目标,这都得益于我们产品的科技创新。
天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2008年,是国内专业从事PVC热收缩烟膜、食品包装膜及彩色印刷包装的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电子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先后研发了高阻隔低静电抗皱热封型功能膜、低温热封包装用共聚树脂、抗静电低温热封涂覆机等,替代了进口技术,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100多万元。公司先后实施了高阻隔低静电抗皱热封型功能膜等项目,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企业的产能和效益大大提高。2014年,公司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销售收入6800多万元,利税726万元。
公司投资2.5亿元,上马年产9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已经做好了在新三板上市的准备工作。
胡伟介绍说,这个项目符合国家新能源的政策,它是用在电动汽车发动机上面电池上面的一种薄膜,也是现在科技含量比较高和国家政策导向比较倾斜的一个项目,这一个项目将对天鸿包装的技术改造提高一个档次,使天鸿包装的科技含量能提高到比较高端的包装上来。
同在界首经开区的安徽强旺集团先后与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及北京工商大学等四家大专院校签订了战略协议,转化科研成果和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安徽强旺集团董事长张强介绍说,他们承担着我们公司当前的四个项目:一个是成味肽这是由江南大学进行负责,一个是工大负责我们功能性的这个食盐,食用盐(北京)工商大学负责我们天然级的复合调味品的研发,北京农科院这块他们承担着我们这个生物萃取以及第三代饼干的开发。这个预计今年10月份分别可以投入生产进入市场。
正是依托着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安徽强旺集团发展迅速,成为当地规模较大的一家集调味食品加工、生物工程、食品科技研发、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出口型实业企业,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功能性复合调味品单体企业。公司先后开发出三大系列40多种新品,累计获得各项专利190多项,产品销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5月实现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20%左右。
天鸿包装、强旺集团只是界首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针对大部分企业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缺乏、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而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又有大批技术人才和大量需要转化的科技成果这一实际,界首市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共建技术中心、联合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共建人才培训基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凝炼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构建了一批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多个再生产业园共同发展的架构,伴随着新材料、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休闲渔具、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支柱产业的不断壮大,界首经济实现了新的崛起。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0亿元,财政收入18.37亿元。今年1-5月份,界首市实现工业产值169.8亿元,同比增长15.5%。(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