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狠抓整改整治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收场
发布日期:2015-03-18 阅读:1096次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召开后,市委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实施意见》要求,紧紧围绕“两方案一计划一清单”狠抓整改整治工作落实,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上率下,强化责任抓整改整治
市委始终注重强化责任抓整改整治工作,全面促进问题整改落实。一是领导率先垂范。市委把认真及时办理群众意见建议作为取信于民的实际行动,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先后7次组织了征求群众意见活动,收集原汁原味意见建议782条,经梳理、归纳,列入问题整改整治台账103项。二是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一把手”抓“一把手”、“一把手”督“一把手”,层层传导压力和责任,解决群众反映实际问题459个,办结率达96.8%。三是注重整体推进。及时完善补充问题整改台账,并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整改内容、整改措施及进度,完善补充了22个问题到整改台账中,其中“四风”问题5条,其他问题17条。
二、围绕“四风”,突出重点抓整改整治
把整改整治工作作为深化“四风”、转变作风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一是对准问题,突出21项专项整治。重点开展了文山会海和考核、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奢侈浪费,影响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等21项专项整治。与去年同期相比,市级层面召开的大型会议减少27%,下发文件减少24%;各类评比、考核、表彰减少69%;压缩“三公经费”1272万余元。二是解决问题,抓好“五整五建”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了小“四风”问题、行政审批事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吃空饷”等一批专项治理,共开展明察暗访25次,通报违规违纪70人。三是回应群众,狠抓5个专项行动。重点对征地拆迁、涉农、涉法涉诉、安全生产、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5个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集中整治解决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452件,简化办事程序179个,减少收费项目86个。
三、从严治党,强化纪律抓好整改整治
坚持把正风肃纪作为促进整改的有力手段,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管理,严格纪律要求。开展了“十个小”问题(操个小场、玩个小牌、开个小差、拉个小派、躲个小滑、传个小话、打个小岔、占个小利、摆个小谱、钓个小鱼)集中整治,给予党政纪处分61人,其中涉及乡科级干部9件9人,开除党籍4人,开除公职4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二是强化教育,提高服务能力。投入500万元教育培训经费,开展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组织450人分四批赴焦裕禄干部学院进行培训;举办高端辅导报告、大众讲座、村书记擂台赛等56场(次)。实行“两办”副主任、纪委常委政务中心坐班制度,设立乡镇党代表工作室。深化土地流转“115”工程,流转土地50亩以上的党员干部达745人,流转面积达23.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2.9%。三是加大投入,强化激励保障。完善乡、村干部激励考核办法,提高乡村两级干部待遇,2014年发放420万元用于乡镇干部绩效补贴,人均3700元;村、社区主职干部的补贴人均15600元、18000元,村级干部补贴总额由原来的每年960万元增加到2500余万元。投入235万元选派干部专项资金,促进15个村级集体经济增长。
四、建章立制,着眼长效抓整改整治
围绕反对“四风”、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管理等重点内容,固本强基,建章立制。一是健全反“四风”机制。围绕反对形式主义,重点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无职党员设责定岗机制等制度规定。围绕反对官僚主义,重点建立健全领导率先垂范、行政改革提效的机制、后进村、非公企业和基层党员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帮扶乡镇、村(社区)等制度规定。围绕反对享乐主义,重点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和津补贴发放管理等制度规定。围绕反对奢靡之风,重点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参加乡镇街道考勤、党政机关例行节约等制度。二是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坚持推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挂乡包村联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采取“联动整治、分类施治、专项整治、建章立制”四治法,持之以恒地抓好整顿转化,全市1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了转化升级,一些村进入了先进行列。制定出台了《界首市农村党员积分制暂行管理办法》,科学制定奖惩标准,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畅通党员“出口”通道。三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出台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考核激励管理办法》、《优秀村(社区)主职干部挂任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副职或享受副科级领导职务待遇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推进市、乡、村三级干部队伍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实岗锻炼”、“实战选人”等选人用人机制,采取下派、抽调等形式注重在农村基层、企业服务、项目攻坚和矛盾处置等一线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大胆提拔使用一批“狮子型”、“螺丝型”、“老牛型”干部。去年以来,共下派100人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抽调50多人到征地拆迁等一批“急”、“难”、“险”地进行集中办公,选拔16名村社区干部挂任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副职。(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