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文明界首

界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称号

发布日期:2021-02-25   阅读:1853次  

  界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称号。

微信图片_20210225111636.jpg

微信图片_20210225111645.jpg


  界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现为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自推动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树试点品牌,做全省标杆”的总目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把科学知识普及纳入到文明实践总体规划,让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社科普及的主阵地,志愿者成为社科普及的主力军,以丰富多彩、主题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推进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化实施,真正解决社会科学知识“在哪普及、谁来普及、怎么普及”的问题。探索建立“34568”工作体系,即建立三级平台、深化四大载体建设、盘活五项资源、开展六大实践活动、建立八支志愿服务队伍,利用文明实践日趋完善的工作体系,不断丰富科学普及的内容和形式,建好建强科学普及志愿服务队伍,让群众自觉参与科学知识普及,逐步提升群众社会科学素养。


微信图片_20210225111704.png


  注重整合载体资源,建强科普阵地。界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整合现有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等基层公共阵地资源,着力在“激活—整合—共享”上做文章,建立“135”模式,整合党内政治生活、界首读书会、健康科普3大基地,统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体育场5个场馆资源,外延了中心主体功能,立体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四梁八柱”,真正建强了科学知识普及的场地和规模,为弘扬人文与科学精神提供坚强的阵地保障。


微信图片_20210225111712.jpg


  志愿服务常态有效,凝聚科普力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下辖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及志愿服务联合会作用,形成以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理论宣讲、科学普及等8支队伍发挥专业优势,21支社会志愿服务队伍团结协作的良好机制。同时,广泛招募科普志愿者、培育孵化专业社科志愿服务队伍,特别是近年来界首市引进众多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为建强科学知识普及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坚强的人员素质保障。项目化推动社科知识普及,谋划“你读书我买单”、“佳语户晓”、彩陶体验吧、“巧手折剪”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广受群众好评。


微信图片_20210225111720.png


  紧扣实际谋划活动,聚焦社科普及。依托3基地5场馆和“34568”工作体系,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科学普及的内容和形式,在抓好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规定动作的同时,根据群众需求,策划社科周末讲堂、社科知识“五进”、社科融媒、社科经典赏析、实践小课堂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并积极开展展览、讲座、主题宣讲、读书分享等活动,着力普及社科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干部群众社会科学素养,让群众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微信图片_20210225111724.jpg


  下一步,界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利用阵地优势,择优选取建立社科普知识普及示范站点,以点连线扩面,深入推进社科知识普及进村入户。加强培训,提高素养。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提升打造一支懂方法、会创新、知识面广、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伍,切实推进我市社科普及工作发展。创新手段,造浓氛围。借助融媒体的公众网络平台,通过社科栏目、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普及社科知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地、所、站、点五级平台,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等形式,营造社科知识宣传随处可见的氛围。谋划载体,吸引群众。充分利用“界首夜话”、“界首读书会”等,谋划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科知识普及活动载体,推动社科知识普及长期向好发展。项目扶持,打造品牌。采取项目化方式扶持培育,打造一批品牌社科知识普及志愿服务项目,依托专业素质过硬的志愿服务队伍,扎根群众宣传社科知识,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积极吸引群众参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