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通知公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测试题

发布日期:2021-01-21   来源:宣传部  阅读:4624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测试题

1.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 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 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 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自立自强)

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 市场和 政府更好结合。(有效 有为)

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 ,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重要战略机遇期)

6.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 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体经济)

7.坚持 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扩大内需)

8.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

9.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

10.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 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高质量发展的)

1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 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 。(安全边界)

13.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外开放)

14.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建共治共享)

15.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 屏障。(国家安全)

16.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 、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政治建军)

17.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党的全面领导)

18.“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 。(系统观念)

19.、“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效能得到新提升。(国家治理)

20.我国已转向 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