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芦村:争创森林乡镇 共建生态家园

发布日期:2021-01-13   来源:系统  阅读:1333次  

  近年来,芦村镇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强镇”发展思路,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为目标,对镇区、村庄、水系、路域林带、主干道路、农田林网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施工,共栽植各类乔木、灌木等绿化苗木15万余株,重点建设5个森林村庄,村居环境得到质的飞跃,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户户有绿,宜居宜游”的新格局。

  “创森”之举,重在落实。芦村镇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凝聚创建合力,推进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和景观林“三林共建”,全面加快芦村镇绿化进程,提高绿化水平。

  一是抓住关键节点,打造绿色廊道。芦村镇以“万福沟”水系综合治理为契机,全面实施河道绿化工程建设,种植景观苗木30000余株,绿化面积达1000余亩,打造多条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同时全面实施“村路美化”工程,重点推进镇级主要骨干路段的植树造林,使镇区骨干道路绿化率达到95%以上,形成全镇贯通的绿色通道网络。推动了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形成纵横交错的生态绿色长廊。

  二是镇村一体推进,扩大绿化覆盖。芦村镇大力开展绿化庭院、美化家园活动,鼓励群众绿化房前屋后,美化庭院环境。芦村创新扶持方式,采取无偿供应苗木、农户自行种植、产权归自己所有的政策,有力调动了各村的造林积极性。在镇区绿化工作中,芦村镇坚持景观多元、适地适树。在村休闲广场种植景观树5000多棵、植草皮3200平方米,在道路两旁种植红叶石楠、樱花等3.6万棵,修建小型花坛120个,农村房前屋后种植石榴、桃树1.2万棵、花草2.2万株,环村沟渠种植桂花、垂柳2000棵。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不仅增强绿化植物的多样性,且打造了“满眼皆绿意,处处是风景”的乡村。

  三是社会参与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芦村镇大力发展经济林,先后建设了1080亩核桃种植基地、2600亩白芍、白术、桔梗、牡丹等中药种植基地和井树家庭农场等60多个农场,同时注重发展林畜、林药、林游等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全镇各类社会造林蓬勃发展,经济林、生态林遍布芦村大地,生态林、产业林和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局面逐渐形成,在有力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点靓”了人们的生活。

  四是加强精细管理,构建长效机制。在创建森林乡镇工作中,芦村镇牢固树立“三分种、七分管”的工作理念,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严把造林质量关,聘请专业管理员,负责公共区域内林木的施肥浇水,保证林木成活率。同时严格落实“林长制”,按时召开林长制专题工作会议,制定林长制方案;建立健全了以镇、村主要负责人任总林长的镇、村两级林长制度,按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镇、村两级林长责任区域,细化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具体到人、分工明确、层层抓好落实;并加强督查巡查,镇级林长每季度巡林不少于5次,村级林长每月不少于2次,镇32名护林员对各自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按要求进行巡查,切实做好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灭火等各项工作,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捕食野生动物、破坏林地等行为,让全镇所有森林和林业资源得到很好地保护。

  五是抓好宣传动员,做到全民“创森”。向全镇发出倡议,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积累生态资本的重要性。组织各村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车、印发宣传纸,张贴横幅通告等形式,提升群众觉悟,树立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在村民中大力倡导“做文明村民,创森林小镇”的思想理念,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绿化美化,鼓励村民爱护一花一草,保护森林资源,不乱砍滥伐,不侵占、破坏林地,自觉养成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增强社会各界参与“创森”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森”工作的良好氛围。

  创建森林乡镇,让芦村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截止到目前,芦村镇城镇建成区面积70公顷,主要街道绿化率达95%以上,绿地面积26公顷,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7%,已达到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基本要求。(姜新 刘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