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集用“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构建“立体监督”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01-08 阅读:2971次
2020年以来,界首市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建立了“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赋能网格治理,以服务群众为导向,发挥户长“五员”功能,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邴集乡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户长、无职党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等主动参与村务、党务、财务、政务、服务五务监督,主动参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质评会,通过村级“四会”等载体,依托党员之家、党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议两公开等平台,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构建了“立体监督”新模式。
邴集乡对全乡51个自然村,按照居住集中、便于服务的原则科学合理划片,按照10-20户的标准,每个片区民主选举一名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的户长,参与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矛盾化解、便民服务、民主监督等基层治理当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成色,提高了民主监督的水平。
邴集乡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利用乡村各种会议和专题会议对户长、党小组长等参与“五务”监督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乡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利用每月的村纪委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会议,对户长、党小组长等参与监督工作重点部署和推进,并且进村入户、深入基层一线督导该项工作落实情况,把户长参与监督情况和清廉村居建设一并纳入月积分考核,构建了户长、党小组长等参与监督的有效机制。
各村户长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人缘优势,主动搜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意见和建议,为参与村级“五务”监督会议搜集素材。对走访中发现乡村两级干部违纪问题线索的,直接向村纪委委员和乡纪委反映。对户长反映违纪相关问题的,直接对该户长积分制上记10分,提升户长参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在这个方面,邴集乡大董村先行一步,探索出了一条可行、可复制的经验。
在“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未建立以前,赵楼村群众就多次反映想修建一个小广场,由于没有人牵头加之资金问题,迟迟没有修建。自从“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建立以来,赵楼村的户长经过群众推选之后,户长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发现不少群众对在赵楼修建个小广场意愿很强烈,户长牵头并垫资把广场修好了,深受群众的好评。现在,每到晚上吃过饭,跳广场舞的,健身的人非常多,可以说我们的户长真正的为老百姓干了事实,也真正的发挥了作用。同时为户长搭建工作平台,以自然村为单位把我们的户长充实到四会当中,参与村民议事,道德评议,村务监督等。
在民主监督上,户长就是形成监督的“点”,各自然村的户长这些“点”,通过各个方面参与村务监督、基层治理,发现的问题向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汇报,经过汇总,就成了民主监督的“线”。这些“线”,经过梳理、总结汇总到个行政村,八个行政村的“线”就汇聚成了邴集乡开展“立体监督”的“面”。
“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建立以来,邴集乡三和村户长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开展了系列活动,主动发挥户长作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建设宣传、社情民意收集、先进典型评选等。截止目前,该村共收集社情民意16件,已办理9件。在户长的带动下,群众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热情高涨,方法得当,取得了明显成效。
邴集乡三和村姜楼东户长姜国和在走访贫困户姜国正时,姜国正反映,别的胡同路面都硬化了,就他家这条胡同没有硬化,群众有意见。姜国和得到这条线索后,对该条胡同的所有在家居住的群众全部走访一遍,都有硬化胡同道路的意愿。姜国和把搜集到的信息和党小组组长赵学强进行意见交流和沟通,二人在参与村务监督会议时,正式向三和村委会提出硬化该条胡同的建议。村委会合议后,整理上报乡政府相关部门。经过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用“一事一议”项目对该条胡同进行硬化。从立项到施工,一直到工程验收,群众、户长、党小组长全程参与监督,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进度,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现在这条胡同居住的村民看到户长真正能给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户长就更信服了,有什么事情就更想给户长说了。
邴集乡对户长采取积分制管理,户长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纠纷、征求一件社情民意并落实、发现违纪线索并主动上报、开展一次有效的宣传活动等,都会获得相应的积分,充分调动互相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季度对优秀的户长进行表彰,1分大约20元,这种举措也填补了户长没有报酬的空白,激发了户长干事的热情。
邴集乡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户长的带动作用,做到政府有声音我传达、百姓有需要我出现、群众有困难我帮助、人民有关切我监督,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和民主监督新格局,更为下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通过引导户长发挥作用,真正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户长、党员、党小组组长等参与监督,有力营造了全民参与监督的良好局面。在户长的参与下、在“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机制的运行下,邴集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乡村两级党员干部优亲厚友事情逐年减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事情更十分罕见,推动了监督“微官”、用好“微权”、惩治“微贪”“三微工作”专项整治,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孙占峰 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