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脱贫攻坚·界首在行动

老桑树下的人家

发布日期:2020-06-01   阅读:2000次  

  抹不掉的烙印

  今天是个好天气,早晨的太阳金灿灿的照着,凉凉的露水顺着庄稼叶往下滴。我带着一个好心情第一次来到我的一个扶贫户家——鸭王王忠诚家。他家住在村西北角,几经打听,我终于找到了,远远望去,一棵老大的桑树下掩映着几间红砖青瓦的房舍,环境优雅,是个很不错的住处。我心里挺高兴。

  我带着一种急切的心情往院里走去,心里揣测着这会是一户怎样的人家,等我踏进他家没有院墙的小院时,我顿时惊呆了,院里到处堆放着树枝树叶,线团绳子,还有剩饭剩菜之类,充斥着臭烘烘的气息。抬眼望去,两扇白茬大门虚掩着。我轻轻的喊了两声,只见一个七十多岁老妇人应声而出,看神情有几分痴呆。我随她一进屋里,一股难闻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室内光线有些昏暗,当门放着一张窄窄的木床,床上半躺一个七十多岁的盲人,很瘦很瘦的脸上有种病态的苍白,这便是我的第一个扶贫户主王忠诚先生。他的床前放着一个便桶,没有上盖,王先生大小便都在桶里。见有生人来,他们两个都争着和我叙话,王先生的话几次被女主妇打断,后来他发了很大的脾气,那女主妇终于打住了。我介绍说是做扶贫工作的,王先生倒是个明白人,只是那妇人坚持说:“你是工作队,是为人民服务的。”我给她解释不清,并且她说的也对,我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我震撼那个时代给她留下太深的烙印,时间疾病无情的冲刷了她的许多记忆,甚至有时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队她却不忘。我能给她留下一点什么痕迹吗?通过了解我知道王忠诚是个老民师,后来眼睛生病看不见东西了,再后来又患其他病便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这一躺就是十四年。老伴行动方便,就是有点痴呆耳朵不好使。他们的“两不愁三保障”没问题,国家财政补贴一年一万多元,饮水也安全,难点是卫生,我知道王忠诚家卫生工作将是我的主要工作。

  艰难的卫生工作

  我第一次去时将他家的庭院打扫了一下,但主要问题并没有解决,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上,上级要求一个月去一次,我感觉这样还是不够的。时隔一天,我又去了,我先将庭院彻底打扫一次,该搬走的搬走,该铲平的铲平,虽然我出了一身的汗,但问题解决掉了。最大的难点是室内,那气味特别浓,我先给他们通风,把所有的门窗全部打开,并告诉她不要经常关闭。其次,把便桶提出去,用水冲刷冲刷,做到每次冲刷,不用时不要放到室内,用时再提回来。最后把他们堆放在凳子上席上地上的衣服被子全部拿出去,找根绳进行晾晒,把屋里彻底打扫一遍。我足足用了三个小时才完成这项工作,室内总算好了许多,本想把地拖一遍,可是砖铺的地没法拖,也罢。

  下午吃过晚饭,我正在自家小院里悠闲的品茶时,妻说你身上有点味,我忽然想起王忠诚家晾晒的衣物还没收。我迅速骑上电瓶车,直奔鸭王而去……

  过了几天当我再次来到王先生家时那气味又上来了,门前风景依旧,我再次打扫通风,如是许多次,大娘终于养成了习惯。我欣慰的笑了。

  桑葚红了

  五黄六月,正是农家收麦播种时,王忠诚家没有种地。那天我去时,大桑树下落了一地的桑葚,大娘和一个邻居老人正在拾桑葚,说是晒干了可以卖钱。每到桑葚红的季节就会有人串家走巷吆喊收桑葚的,十多元一斤,价钱不等。我看大娘家卫生还好,简单收拾一下,便蹲下帮大娘拾起桑葚来。那个邻居老人便说开了,她说大娘不认秤,人家小贩便坑她,“ 昨天明明她的比我的还多,我卖五十六元,而她才卖二十五元。”小贩也太心黑,连这样的人也下的手去。“大娘,你再晾干别卖了,我给你卖。”我告诉大娘。我拾的两手发黑,在她们一再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的走开。再后来,我帮大娘真的卖了一百多元,大娘高兴的像小孩子似的,我也从来没这么愉快过。

  电话在夜里响了

  夜里九点多了,我刚刚脱了衣服,舒舒服服的躺着,手机响了,一个陌生号码,我有些讨厌的接了手机,对方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李老师吗?王忠诚家走丢了,到现在还没回来,你来一下吧。”我连忙穿上衣服,乘着凉凉的夜色奔向二十里以外的王忠诚家。

  一到地方,见王忠诚家小院子里聚集了许多人,大家正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我简单的了解一下情况,大娘是半晚上走丢的,她有老年痴呆症,记不住家的现象以前也曾有过,周围都找遍了,就是不见人影。这时候有个老妇人说,曾见她顺着村北小路向北走去。大家便分头向北去找,大家一直找到郭店村,也没找到。我进了村庄,便没有目的的找找。这时,前面忽然传来土狗的叫声,我顺着狗叫声望去,淡淡的月光下靠在树上分明有个人影,我连忙走上前去,是大娘,我高兴的心里乱跳,终于找到你了。

  不是结尾的结尾

  我已经完全融入了王忠诚的家庭,他们家的大小事,饮食卫生一颦一笑无不流进我的心里。在扶贫路上,我没有给王忠诚一家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但我尽到了我力所能及的努力。

  我再次使他们重温了“服务”二字。扶贫工作终究会结束,但是,我和王忠诚家所结下的缘分是无法结束的。我会继续去王忠诚家,去帮助他们,不使他们感到无依无靠,让他们感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队”还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是不会忘记每一个人的,扶贫路上,我们携手共进。(界首市大黄镇大黄第一小学教师 李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