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村:“小户区”撬动基层“大治理”
发布日期:2020-05-06 阅读:3579次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今年以来芦村镇创新建立“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坚持以党建引领治理创新,通过党组织的有效示范带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发挥村级社会组织作用,构建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治理“新模式”。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是邻居,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为了一点小事伤了邻里和气,不值得……”。穆得国是芦村镇穆寨自然村第四户区的户长,在得知户区群众因宅基地纠纷,吵得不可开交一事后,主动上门,分别做起两家人的思想工作,劝导他们要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伤了和气。在穆得国的耐心劝导下,两家人都认识到各自的不妥之处,最终双方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各退一步,并达成一致协议。
“以前这个池塘一到夏天,总是发出阵阵臭味,而且边上还没有防护栏,安全隐患特别大,特别是小孩子不懂事,经常去池塘边上玩耍,我们当父母的都特别担心”张杠自然村村民张金华无奈地说道。
“针对村民的反映,我们及时把池塘安全隐患问题上报给村干部,村里研究后又梳理汇总上报到镇政府,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给予了反馈,不到一个月就对池塘进行了清淤、改造”张杠自然村第五户区户长张伟峰满意的说道,“你看现在整治的池塘多好看,又做了护坡,里面的水也变清澈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我们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对党忠诚、为民服务,践行群众路线、树牢宗旨意识,针对张杠自然村池塘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及时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40万元,目前清淤、护坡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将统筹资金,准备在池塘岸边安装防护栏、栽植绿化树,进行绿化提升工程,为池塘添“绿”增“色”,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镇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以前村里、巷道都是垃圾、砖块、草垛,又脏又乱,自从划分了户区,开展“最美清洁户”“最美户区”评比活动以来,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利用空闲时间都收拾起家务来,打扫打扫房前屋后。我们户区的群众热情都挺高的,每两天我就组织大家对巷道进行清扫一遍,既锻炼了身体,又清洁了卫生,一举两得”穆寨自然村第八户区户长穆从山介绍说,“看到清扫后干净整洁的路面,大家心里都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为深入推进道德建设,穆寨村积极实施文明新风工程,加强道德模范培树,于近日召开了“文明之家”“孝善之家”“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不要彩礼好媳妇”表彰会,通过户区、村组层层评议,最终评选出1名“孝善之星”、2个“孝善之家”、2个“最美家庭”、2个“文明家庭”、3名“好媳妇”、3名“好婆婆”,现场进行了表彰并发放纪念品,先进典型代表现场分享了心得感悟。通过表彰活动,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新风尚、传播正能量,深化了家庭美德、文明家风建设,引导广大群众向上向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互帮互助。
深化“两个问计”活动,把解决群众操心事和烦心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党员干部、户长入户走访群众,全面征求意见和诉求,分类归纳汇总。今年以来,穆寨村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14条,已解决12条,化解矛盾纠纷5起,新修道路2千米,整治池塘1个,打井11眼,通过‘雪亮工程’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2个,真正实现了村域监控全覆盖,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安全感。
芦村镇穆寨村在开展“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中,统筹推进、创新举措,构建起“1个大网格、6个中网格、6个小网格、67个微网格”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汇集“户区”这个“点”,多“点”连接成“村民小组”这个“线”,多“线”铺成“行政村”这个“面”,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户长带领户区群众积极开展铲毒踏查、矛盾调解和平安创建等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在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下,广大群众志愿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形成“健康积极向上、文明生态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做到户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村庄规划,监督村级事务,提升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干群同心、共商共建的治理“新格局”,实现了基层治理体系由“单打”到“共治”的“升级”转变,真正连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杨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