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大黄:“四会”传递浓浓乡情的“公益之美”

发布日期:2019-10-16   阅读:3577次  

  “王石的群众素质高,‘四会’作用发挥的好,瞅瞅人家,白事根本不办酒席,随个20块钱,就把事情办了,咱们于庄,大吃大喝,不严肃、还浪费,都是苦日子过来的,想想就心疼!”近日,在大黄镇郭店村,于庄的群众很是“郁闷”。

  原来,今年7月份,该镇在各自然村均成立了“四会”组织,王石的“四会”不一般,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十里八村羡慕的对象。

  “以前,这个庄我最放心,这里的群众普遍有公益心,啥事不用村干部出面,比如环境整治,都不用问,一直是标杆,就是因为这里的群众有一个习惯,自己家里家外的清洁卫生、树木养护,都是自己动手,大人小孩一起上,很自觉!”说起王石的群众,该村党总支书记郭天生一脸自豪。

  王石村常驻人口只有120多户,属于偏小型自然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四会”中,以乡贤王全明为会长,各个机构组织健全,有了团队,工作更加脱颖而出,“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乡村振兴自治图景已经在该村实现。

  “四会”成员群众选,群众自然信任。然而,真正让“四会”在老百姓中成为“主心骨”的是一件件暖人心田的公益服务。

  “东头修路,车过不去,会长,您看咋办?”副会长王全华急匆匆向会长反映情况。“那还说啥,大家的路,大家走,我去挖!”王全明会长便开着自己的挖掘机去为大家办实事。

  路顺了,群众的心气也顺了。“总不能让您白干,您不要俺们大家伙的钱,俺们这几家受益的,给您老加个油钱总行吧!”就这样,大家伙,你10块、我20的自愿拿出一些意思钱,硬是塞到了王会长的兜里。

  人心齐,泰山移。这不,庄西头王建利的儿子查出胃癌,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家人整日以泪洗面。得知情况后,“四会”成员在微信群里一声令下:“老少爷们,咱庄娃儿生了大病,大家伙提出捐钱,这个是不勉强,看个人情况,咱们村一直这样,没啥好说的,肯定要帮帮娃儿!”微信发出没有3天,在家的、在外打工的,都来献爱心,捐款数目很快超过了3万。

  “俺村就这样,什么秸秆防火、义务植树呀,都是庄里自己解决,白事不吃席、不请响,这都是习惯了。”王全明介绍。

  “以前就听说咱们村‘四会’作用发挥的好,这次到你们这调研,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大开了眼界。没想到才成立2个多月,就办了那么多好事,让人感动,值得学习推广。”利用“界首夜话”来调研村民调研的镇党委书记张阳赞不绝口,“下一步,你们要固定场所、建章立制,村规民约要在自然村普及,你们带头搞试点,镇里全力支持,争取为咱们全镇的村民自治工作,趟出一条阳关大道来!”

  据悉,该镇非常注重乡村治理工作,在“四会”自然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正按照“合法性、民主性、实用性”的原则,推进各自然村自下而上制定村规民约,不断转变思路,将村民自治的触角由以行政村为单元,转变到以自然村为单元。思路一变天地宽,“四会一约”从挂在墙上的文稿,变成了遍地开花的首创共识,一下子扎到了老百姓的心里,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优势被激活,一个个文明有序的自然村拔节生长、次第绽放。(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