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脱贫攻坚·界首在行动

大黄镇:“夜话扶贫”为脱贫干部送上“脱贫夜宵”

发布日期:2019-09-16   阅读:1177次  

  “我们村干部平时工作繁琐,如果不能深入学习思考,就很容易缺乏业务提升的本领,陷入低水平的无效式重复,镇上举办的扶贫干部培训,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今天晚上的培训,让大家潜下心来,深入学习、交流经验、开阔思路,掌握了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对我们开展工作很有帮助。”近日,在界首市大黄镇扶贫工作站组织的扶贫干部培训班的交流发言中,李大村党总支书记李德现感触颇深。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滚石上山的冲顶区间,最难走的路是上坡路,最艰辛的力是持久力,政策宣传如何更接地气,产业扶贫怎样提升效益,帮扶措施咋能精准精细,档案资料越理越顺?就是得让扶贫干部先要心里有数,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不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此,大黄镇有计划的组织了扶贫干部培训,为扶贫干部“充电蓄能”。

  “扶贫不是在麻袋上绣花,不能说群众想养羊,你非让他喂猪,要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红薯苗适应性强,用地膜覆盖可以保温保湿、控制杂草生长、减少线虫危害,产量可得到很大的提高。”“电商扶贫要紧盯市场需求,体现地域特色,推进电商展示,发展富有大黄味道,小而美、小而精、小而活的电商产品。”

  为了让大家在忙完工作之余,能够更有精力的学习研讨,该镇的培训设置按照需求导向,坚持实用原则,通过扶贫干部“点餐”,来有针对性的安排课程,并广泛联络发动产业扶贫、电子商务、小额信贷、就业创业、环境整治等部门的业务“尖子”精心筹备,实现了教程丰富,立意高远,针对性强,在不同的版块轮动中,让大家吃上“新鲜菜”“家常菜”。

  “红薯有补助,上学有人管,治病给报销,房子又亮堂,不愁吃来不愁穿,祖祖辈辈不敢想,如今齐心奔小康”“不怕家里穷,就怕出懒汉。人勤地不懒,人懒没法弄。勤快能持家,懒惰真丢脸。树立新理念,个个干在前……”长期坚持参加村里扶贫宣讲的筛子李村的贫困户金其伟,顺口溜说的真溜。“村的干部在镇里面培训过后,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过来给俺们贫困户分享,俺这个大老粗,越来越爱拽文了,脱贫致富的劲也一天比一天足!”

  原来,通过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知识研讨,镇村扶贫干部统一了思想认识,提升了能力水平,传导了压力,压实了责任。集中培训过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扶贫干部斗志昂扬,都有样学样,发挥播种机作用,纷纷利用村里的“阜阳夜话”“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亭”,开展相应的培训交流,结合本村实际,学经验、找差距,谈打算、谋发展,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真本领。

  据了解,该镇已举办扶贫专干培训18期,组织镇班子成员参加阜阳市脱贫攻坚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达到800余人次。(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