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暑期实践团队到界首调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发布日期:2018-07-19   阅读:2612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QQ图片20180719104621.jpg


      7月11日至14日,安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清风绿行队专程前往界首市调研垃圾综合处理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调研组主要以光武镇、芦村镇为调研对象,实地考察了两乡镇垃圾分类处理情况。


QQ图片20180719104646.jpg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界首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初步建立了“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镇分类运输、市分类处理”的处理体系,从农户初分、保洁员再分到末端三分一整套的垃圾处理流程,真正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其中,将生活垃圾以“干”、“湿”为分类标准。“干”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对于可回收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于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则通过特殊安全处理等方式,最大程度上减轻其对环境的破坏。“湿”类垃圾主要采用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变无用垃圾为可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有机肥料,不仅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可以增加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
  
  调研组认为,界首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规整、效果显著,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希望界首市更加经常化、持续化的加强入户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文明素养。(安徽大学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