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砖集镇以工代赈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镇域内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村民们或平整土地,或挖掘水道,或倾倒混凝土,一派繁忙景象。昔日坑洼的村庄道路正逐步硬化拓宽,雨水管网工程也同步改造升级,一场惠及全村的民生工程加速落地。
更让村民开心的是,在这场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工程中,自己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我以前在外地干活,离家远,家里老人小孩都顾不上。今年镇里通知说镇上有项目招人,我就报了名,这个项目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所以一开工我就回来了。现在在老家干活,不仅把家门口的路修好了,一天还能挣一百多块钱,比在外地务工好多了。”砖集镇村民夏成亮面带笑容说道。
据了解,育英路段是当地村民日常出行、学生上学、农产品运输的重要通道。此前的水泥路因使用年限较长,出现了老化、龟裂、不平整问题,雨天积水严重,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2025年7月,砖集镇将该项目确定为“以工代赈”项目,计划投资约700万元,改造提升道路4.258公里,铺设雨水管网3.347公里,配套建设路基整修、路肩、边坡、排水等工程。
同时,该项目严格落实“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动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赈济模式,并严格遵循“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项目已专门划出252万元用于发放劳务报酬,吸纳240余名当地村民参与建设,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村民在亲手改善家园的同时,也实实在在鼓起了钱袋子。
“摊铺前洒水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但如果洒水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路面质量。洒水量要根据材料、空气温度、湿度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既要保证摊铺混凝土前基层湿润,又要尽可能撒布均匀,避免在基层不平整之处出现存水现象。”在项目上,村民赵凤伟正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傅学习摊铺准备工作。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不仅能学到一门技术,还能照顾家里人,比外出打工好多了!”这是参与务工的群众最常说的一句话。他们除了获得务工收入,还在项目建设中收获了“新技能”。施工期间,界首市人社局协同砖集镇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混凝土浇筑工艺、砌筑工艺、铺网工艺、安全生产等实用技术。通过培训,参与务工群众在劳动中学习掌握实用技能,从“体力工”转变为“技术工”,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不仅提升了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乡村面貌,还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就近就业增收的问题,为提升群众的幸福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砖集镇将继续发挥以工代赈的作用,让群众既获得收益,又掌握发展技能,真正实现‘赈济’与‘致富’的双赢,持续推动砖集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进一步改善。”砖集镇主要负责同志说道。(骆振坤)
- 上一篇:戏台搭在家门口 文化惠民零距离
- 下一篇:环保科普进校园 走航监测“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