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这一主题呼吁全球以长远眼光和实际行动投身防灾减灾工作,通过系统性投入与持续建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筑牢生命与发展的安全防线。
连日来,全国各地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将韧性建设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在宣传引导层面,通过科普动画解读台风避险要点,以短视频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操作流程,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通过发起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借助互动形式推动防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在实践体验层面,社区与学校成为重要阵地:消防人员走进校园开展实景疏散演练,还原火灾逃生场景;科普场馆设置心肺复苏、绳索打结等实操区,让群众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自救技能,真正实现“安全宣传五进”落地见效。
韧性建设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投入,而是贯穿个人、家庭、社会的系统工程。正如古人所言“祸患常积于忽微”,忽视电器老化、堵塞消防通道等微小隐患,可能酿成重大风险,而每一次演练、每一份物资储备、每一次技能学习,都是在为安全“积少成多”。
灾害无法完全规避,但风险可以有效防控。第36个国际减灾日的到来,既是对过往减灾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安全发展的期许。以此次国际减灾日为起点,各方应继续将韧性建设融入日常,从细微处排查隐患,从学习中提升能力,从参与中凝聚共识,从而将“投资韧性”的理念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效,共同筑就安全、可持续的美好家园。(赵士伟)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界首斩获省科技奖三项 皖北创新“领头羊”实力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