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阳市界首市以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中小型民营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多种全自动机械正有序运行,依托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锂电池隔膜稳定生产,生产效率提高至30%以上。作为锂电池中极具技术壁垒的关键组件,锂电池隔膜不仅有效地将正负极隔离,防止电池短路,还确保了锂离子能够顺畅通过,其对于锂电池的重要性堪比瓣膜之于人体心脏。
隔膜的厚度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目前市场上干法隔膜产品大多在12微米至14微米,而天鸿新材料与中科大、川大、合工大等知名高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在对8微米锂电池隔膜技术突破后,再次拉升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目前,天鸿新材料申请专利2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30余项,参与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公司的锂电池隔膜技术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正是凭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产品,天鸿新材料在10年间经历了四次重大扩建,成长为占据全国隔膜行业近13%市场份额的“单打冠军”。
“我们每年拿出销售额的6%投入研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天鸿新材料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企业锂电池隔膜年产量约6.5亿平方米,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已实现全面国产化,填补了我国干法隔膜领域的技术空白。正是凭借不断创新的产品,该企业以更薄的锂电池隔膜,揽下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领域的“瓷器活”,成为全国细分市场领域的翘楚。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聚焦新材料、循环经济等重点产业,界首市加快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金融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依托3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28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新质生产力焕发新动能。截至目前,界首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9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5家、获批安徽省科技领军培育企业1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闫伟 岳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