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黄镇筛子李村的“积分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整齐,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农用工具,而村民只需凭借平日里积攒的积分,就能将这些物品兑换回家。这一创新举措,正是大黄镇激活文明实践动能的生动缩影。
聚焦融合创新,筑牢治理根基。大黄镇以筛子李、李大村“积分超市”为示范,深度构建“党建+信用+积分”融合体系。将治理目标细化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六类具体行为,为村民日常行为规范树立明确标尺。同时,组建由党员、村民代表等构成的评议团,确保积分评定公平公正。针对困难群体实施倾斜政策,既体现制度温度,又推动治理全覆盖。2025年上半年,全镇投入超8万元,累计562人次参与兑换,“小积分”逐步凝聚起乡村治理“大能量”,夯实文明实践的根基。
聚焦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大黄镇将高额彩礼治理与积分制深度融合,指导各村依据民政标准修订村规民约,把“零彩礼”、婚丧简办等新风尚纳入积分奖励范畴,并与物质兑换、荣誉评选挂钩。通过树立身边典型,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让“不要彩礼要幸福”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镇新时尚。如今,简约温馨的婚礼、节俭朴素的丧礼在大黄镇蔚然成风,文明新风正悄然改变着群众的生活。
聚焦场景拓展,提升治理效能。围绕台账建立、双向奖惩与定期公示等环节,大黄镇不断拓展积分制应用场景。在环境整治领域,将卫生清扫、垃圾分类等纳入考评,创新开展“晒被子·比孝心”等特色活动,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矛盾化解方面,鼓励村民参与调解与议事,积分成为群众热心公共事务的“助推器”;在志愿服务领域,精准记录“伏羲义警”等活动时长,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积分制的多元应用,让乡风、环境、干群关系全面向好,为乡村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下一步,大黄镇将持续深化“积分制”改革,不断探索创新,让文明实践在乡村大地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