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首市聚焦推进更高水平法治界首建设,坚持法治为民、法治惠民的目标导向,立足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平安建设提质增效、群众诉求高效响应三大维度,构建“预防+治理+服务”全周期法治社会治理体系。
法治网格“末梢疏通”。依托“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多格合一”,组织发动万名户长、网格员开展法治宣传、联防联控,强化信息采集、风险排查和矛盾快处,严防末端失灵、确保终端见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突出品牌示范引领,完善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建设,大力推广“小板凳法官工作站”“劝善团”“三联中心”等特色调解模式。市法院“小板凳法官工作站”经验获中国法院网专题报道。
平安建设“靶向治理”。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积极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和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圆满完成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保持“五个零发生”: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零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零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零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零发生”、赴省进京集体访“零发生”。特殊人群管控水平稳步提升,对全市在库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建档立册,强化智能预警、立体稳控和分类教育,全市安全形势稳定可控。
民声响应“接诉即办”。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融合矛盾上报、执法监督、法律咨询功能,实行“受理-转办-督办-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以法治为民为核心导向,扎实开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公证规范优质”“法援惠民生”等专题行动。巩固行政复议应诉“两升两降”工作成果,建立行政复议“先行处理引导”工作机制、行政复议案件“复调对接”工作机制和行政诉讼案件“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原文:主渠道作用),推动行政争议高效、源头化解。(刘天英)
- 上一篇:界首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正式启用
- 下一篇:扎实开展“防电诈” 守牢群众“钱袋子”